上大学那会,很多人都热衷于考证:计算机二级、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室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再加上学校硬性要求必考的英语四级和自己本专业应该考的证,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个学期平均要考两到三个证。
但当被问起为什么要考那么多证的时候,大多数人总会这样回答到:
“我也不清楚,但考都考了,终归是有用的。如果没去报名考试,我根本不会去看那个方面的书,这是敲门砖,以后多个证书多条路。”
听起来好像没问题,很正能量的考证励志故事,充满着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考虑,然而事实上真是这样吗?不知道有没有用,先学起来,终归是有用吗?
不知道当初考一大堆证的这些人,后来找工作的时候怎样了?
我只知道,当你拎着一大堆证书摆在面试官面前的时候,这些沉甸甸的证书可能非但不能给你应聘工作增加砝码,相反的,会让面试官质疑你的求职目标。
我曾经最理想的工作是做策划,而想要把这份工作做到极致,方方面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最基本的就是设计,于是毕业实习的时候找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实习单位,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学习,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那时候学起来也不算太难。所以,未雨绸缪,与其到时候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策划工作,却没能力胜任,还不如趁早打好基础,一口气把它给学会。
从漫长的人生长河来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都很有可能会在你未来人生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这就如同你小时候读过的一句名言:时间是一切财富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后来你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突然感到时间的宝贵,你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然而真的是这句话派上用场吗?
很多人一谈到功利,总觉得是个贬义词,唯恐避之不及。
殊不知,“不知道有没有用,学起来再说,终归是有用的”这种心态本来就很功利。而这种心态最要命的地方不是功利,而是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在漫无目的地做一些事情来填补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感。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人,什么东西都会一点,什么东西都知道一点。但是这些技能和知识,往往只流于表面,真正需要他们派上用场的时候,只能认怂。
比起那些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人,那些什么都去学,什么都去做的人,其实更加印证了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
他们渴望一次性解决所有不可控的事情。考那么多不知道有用没用的证,就是在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买一份保险:会计的工作不要我,我可以找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公司不要我,我可以找老师的工作。
但是他们真的拥有做这些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吗?还是仅仅靠一张证书来消除心中的恐惧。
他们不是要留条退路,是要留很多条退路。
我们都知道孤注一掷的勇气和魄力,同样也知道退路一多了,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往一个方向坚持的必要。
学了东西如果没去用,等于没学。这个道理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跟那些牛人拥有同样的时间,我也跟他们付出同样的努力,为什么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做得非常出色,而我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原因是,人的知识和思维的广度,起初都是从一个原点出发的,然后在原点出发的基础上,开始开枝散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慢慢地就会接触到很多其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领域的知识。
这种由一个原点出发并逐渐扩散的思维路径,学到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是有串联的。
就好像我过去特别想学的一门学科叫逻辑学,我知道特别有用,对提高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但是一看到那些逻辑学的书就特别犯困,非常晦涩难懂,学了好久都不知道在学什么。
后来我接触了写作,写文章需要有非常严谨的逻辑结构和语言组织能力,段与段之间是递进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文章是先从整体再到局部,还是从局部映射出整体?这让我意识到,这不就是我心心念念想要提高的逻辑思维吗?
由于知识结构本身的相关性,我在一个领域深入学习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把另外一个领域的基础技能也掌握了。
如果一开始我的方向是先提升思维逻辑,再去写作的话,那么写作这条路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开始走。
当你没有深入了解时,每一个领域都长着五花八门的脸,而当你深入到它们的精髓的时候,你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时常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担心自己的工作看不到前途,担心自己的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我们总是战战兢兢,试图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来应对未来的风险。
然而,这个世界更加青睐于那些能够在某个领域上面做到顶尖的人,能够通过彼此互相协作让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让自己劣势最小化的人,而不是一个样样只是过得去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