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
定义与病因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及其制品传播。例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采血、手术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分娩过程和哺乳等方式,从母亲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妊娠期胎盘轻微剥离、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婴儿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到携带乙肝病毒母亲的体液等,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特别是多个性伴侣的情况下,感染风险增高。乙肝患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因此在性接触过程中,可能通过微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
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如唾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可能含有病毒,因此密切接触这些体液也可能导致传播。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如果沾染了乙肝患者的体液,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医源性传播:在医疗过程中,由于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不安全注射等方式,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消毒制度的完善,医源性传播的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