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恰好在4月初,在南方正是鸟语花香,树叶冐新,生机勃勃的季节。记忆中,伴随着我扫墓的除了有早已将物件准备好的大人,还有一路上娇艳欲滴的映山红,一簇一簇,空气中弥漫着恰到好处的湿润水汽,等太阳光芒照耀过后,清爽舒适,夹杂着燃烧的“香”气,组成了饱满的清明记忆。
妈妈从来不去爷爷奶奶坟前扫墓,小时候我以为是我们的习俗规定已婚妇女不能去(我们那里总有限制已婚妇女的旧俗),后来有一次看到大伯母也去了,我就心里纳闷了。今天我想我知道原因了。
我爸是我爷爷家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外人眼中我爷爷是个“有钱人”,但我爸爸并没有受到宠爱,因为爷爷非常“小气”。适婚年龄时,我妈嫁给我爸,不多久剩下了我。爷爷看到是个女孩子,有点不高兴,不过没关系,才第一胎。再过两年后,又剩下我妹,这时爷爷开始在生活细节上持续表现出他的不满了,那时候刚分家,爷爷在饭桌上有酒有肉地招待亲戚,而我爸妈在不远的另一张桌子上吃着粗茶淡饭,爷爷没有招呼爸爸过去一起吃,而是喊着我大伯母过去,大伯生了两个,都是儿子。快要生我妹妹的时候,正是农忙,我爷爷把我妈喊去一起扛着约200斤的打谷机回到100米的家中,隔壁家的媳妇怀孕,婆婆好吃好喝伺候着,我妈妈这个就不奢望了,身怀六甲还要干重活,妹妹出生后,爷爷只买过一次几根辣椒给我妈补身体。当生了第三个还是女儿时,估计爷爷已经放弃了,在我爸妈身上彻底不抱希望,也忘记了我爸妈的存在。
我成年后,每次过年回家妈妈都要说起这些,语气带着埋怨又哽咽着,好似要把十几年的苦发泄出来。虽然受苦,但我妈妈就是有一种隐忍的品质,用现在的话说叫“贤妻良母”吧。她对婆婆非常好,因为奶奶并不像爷爷那样重男轻女,虽然对爷爷有埋怨,但是妈妈也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默默忍受。爷爷最后重病需要照顾期间,都是妈妈在床前伺候,送他最后一程,最后赢来他一句“还是荣花(妈妈的名字)好”。
现在过去快20年了,我妈妈的前半生是这样在忍受,困苦中度过,祝愿新的生活可以覆盖她以前的悲伤,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快快乐乐度过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