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性格内向的孩子曾被父母这样要求过,你要表现的阳光一点,要学会逗那些来到家里的叔叔阿姨开心,必要的时候来一段舞蹈或者诗朗诵什么的,要随时都是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很可爱的样子。也被各种老师教育过,要有集体荣誉感,要和大家在一起学习,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只知道,对于我这个内向的小朋友来说,我的爸爸是极尽所能的培养我开朗外向的性格,我的高中班主任也竭尽全力叫我合群。
1. 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台上看课外书,下雨的时候还喜欢胡乱编一些押韵的古诗词,然后心满意足的对自己笑笑。我从不敢把我乱编的诗词说出去给爸妈听听,我怕他们又要嘲笑我,尤其是在家里有客人,并且夸奖我的时候,爸妈就越要贬低我。所以我习惯也只能把这些小成就放在心里,当成自己的秘密。没有同龄的孩子会喜欢看我写的东西,她们大都喜欢玩洋娃娃或者学习。没有大人会欣赏我写的东西,他们夸奖我,不是碍于情面,就是觉得我这个小屁孩好笑。爸妈更不会喜欢看我写的东西,乱七八糟还有点伤感。爸爸喜欢阳光活泼的孩子,他经常说,你看看别的小女孩,天天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多好,你看你,看个书就唉声叹气、多愁善感的。我也曾赌气说,“你觉得谁家孩子好,你找谁去吧。”可是你不知道,即使我不是那种孩子,我也在很努力很努力不表现的过于成熟和多愁善感。
所以每当我在窗边看到爸爸下班快要进到家门口的时候,我都是迅速放下我的闲书,从书包里扯出来一本语文书装作很认真的在看,爸爸就会想当然的过来摸摸我的头,夸我乖,夸我爱学习。有一次,因为看一本借来的书看的入迷,虽然在爸爸回家之前我成功的拿出来了课本在假装学习,但是因为脑子里一直在回想刚刚那本书里的情节,所以书拿反了,爸爸走过来夸奖我的时候,我还不自知的傻笑,直到妈妈从厨房进来,嘲笑我书拿反了,我才回过神,爸爸没忍住,爆笑起来。我恼羞成怒的把书扔到沙发上,抓起刚刚看的书跑到‘小黑屋’里,把门反锁起来,挂着委屈的眼泪,视线模糊,书里写的什么根本看不清,内心一阵酸楚。你不懂我看书的样子、写作的样子,可是我还是要维护你想要的阳光女孩的样子。尽管我不喜欢给娃娃缝制衣服、不喜欢和一堆总是哭的女孩玩过家家,但是我还是要维护你想要的阳光女孩的样子。我装作合群的背影一点都不快乐。
心理学上的内向不单单是指一个人不爱讲话、孤僻,它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来源于自己的内部,外向同理,从外界获取心理能量。
2. 高中分班以后,我就到了刚哥的手下,他是一个既势力又三观不那么正的人,但是算是个比较负责任的班主任。我在文科班的日子并不好过,我弄不清楚历史发展,搞不明白党领导工作的各种意义及影响,我只会做数学题和写作文。所以我喜欢上课睡觉或者看闲书,或者和我迷茫的同桌们谈人生谈理想。是的,同桌们,我换过很多个同桌,刚哥说我学习学好了就去打扰别人,说我上课睡觉,说我脾气差劲。介于他的各种不满,我主动提出给我换座位。于是,讲桌旁边那个特殊位置就是我的,在这个远离人群的位置上,我可以不和人讲话,看一整天的闲书,老师讲课大都是要走下讲台的,所以没人管我,我过得清闲自在。一个月后,因为我尿急去了教工厕所导致班级扣分,刚哥奖金随之泡汤,所以我的黄金宝座被一个成绩很差的体育生夺走了。我只能搬去最后一排。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刚哥忍不住找我谈话:
“你有没有集体荣誉感,你给班级扣分良心上过得去吗?”
我过得去啊,在生病不能去上课间操,只能呆在教室,外出教学楼要扣分的情况下,反正去教工厕所要扣分,去外面也要扣分,我总不能憋死。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我选择沉默,刚哥没完没了:
“我看你家里没有人管你了吧,你性格这么古怪,天天看一堆破东西,还给班级扣分,你想怎么样?”
我说:“我要请假回家。”
每一个有刚哥这样的老师的人应该都能理解,他说的有家里人管是指现在坐在特殊位置的体育生那样,有父母送礼的有人管,而不是我这种即使成绩不错,但是从来不让家里拍马屁的有人管。
至那以后,我开始了近乎于休学般的学习生涯。动不动就不去学校上课,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各种小说、写东西或者听音乐。那时候三毛看了很多遍,齐秦的歌也张口就来。老爸开始理解我,看我房间里那几大箱子书,听我喜欢的歌,给我买三毛的全集。可是随着我去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也开始找我谈话,让我少看三毛,少听齐秦。齐秦是老爸的偶像,可是老爸说齐秦的歌词大多比较伤感,年纪轻轻的还是别那么伤春悲秋的好。他说,他的性格就是年轻的时候陷在齐秦的歌里出不来,才会像现在这样没那么阳光。他说,三毛后期是有抑郁症的,三毛虽然是万里挑一的奇女子但是也是一个抑郁自杀的人。他说,你要去学校和同学在一起,不能憋在家里,不能一个人看这么多书钻牛角尖。于是,我回了学校,但是还是看书钻牛角尖。
性格使然,不能在芸芸大众里找到安慰,只能在那些与我相近的书里找到慰藉。我不合群是因为我不喜欢和同桌女孩谈论那些没营养的电视剧、不喜欢听她们聊起关于恋爱的八卦、不喜欢和她们讨论各种爱豆。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不是说这样的女孩子我不喜欢,我只是不想浪费时间在那些我根本没有兴趣的事情上,不想去认识那些韩国人来获得她们的认同,那一切与我而言都是浪费时间。所以我不想要那样迷失自己的合群。
人是群居性动物吗?
3. 我在南方的大学里,找到一个圈子,圈子里都是爱好弹吉他的孩子,都是会在夜幕未降临时就围在一起唱歌的人。曾经以为这是个我这么多年唯一一个愿意融入的圈子。但是圈子是圈子,人是人。我能接触的除室友以外的人,就是吉他圈子的小伙伴,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一起吃吃喝喝,练琴上课。但是天下的女孩子总有很多部分相似,比如对爱豆的喜欢,比如对恋爱的八卦,比如对本地吃喝玩乐的如数家珍。我试着去谈论,试着去接触。在一段时间里自我麻醉,因为没有了和高中挚友高质量的思想交流,所以我乐得享受这种醉生梦死、日益萎靡的状态。某一刻想清醒,发现鸦片是戒不掉的。这种小群体的行乐,让我每天不是抱着手机刷刷刷,刷到微博没有了更新,刷到朋友圈还停留在半小时以前那张图,刷到QQ消息没人回复以为网络故障,就是看着各种甜品火锅,绞尽脑汁琢磨个时间去吃吃吃。让我再无往日那种,一天不看书便觉空空荡荡的状态,再无每天写一大篇随笔挥洒心情的满足,再无对自己一切的一切的坚定。一个群体生活,让我的智商跌到了一个不能回复的点。在每日的交谈与玩乐里,我的特立独行没有了,好像棱角都渐渐凹陷。
在真正清醒的时刻,开始了长期的抑郁与自我折磨,正在看的哲学又让自己反复的钻牛角尖,孤独感也在脱离群体后随之而来,你怀疑你的孤僻与不合群是病态,是自己的堕落。其实,你合群的时候才最堕落。
不合群但不孤单的感觉才是正确的。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有时间安排一个人的旅行,有时间看很多很多书胜过了很多次的聚会,很多次的吃喝玩乐。高质量的独处好过无质量的社交。
那些思想会融入骨髓,而那些酒肉只会变成一去不回的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