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岁月忽已晚,人间又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2024年的立秋,在8月7日这一天。

“立”开始之意。读到“立……”这个词语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竟然是孔子的“三十而立”。“立”,原来是一个意味深长,稍稍琢磨,便仪态万千的动词呀!

“秋”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减少或下降。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每个节气有“三候”,立秋“三候”是: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你看,自然多么敏感,你瞧,我们的先人如此智慧。草木虫鱼,雨雪风霜,这一丝一毫的变化,都逃不过古人的五官,还有敏锐的直觉。

立秋日,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丛黄花,灼灼其华,燃烧着我的眼眸。它们,就这样兀自开放,不为别的什么,就是想要开花,开花,还是开花。绽放,绽放,还是绽放。

在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在十有八九被忽略甚至是遗忘的路边,它们,借用了太阳的一抹色彩,点亮了人们以为的寂寞。

这些日子,一下子就哔哔啵啵地燃烧起来了,像除夕夜里的烟花,却又比烟花更长久,更灿烂,更耐人寻味。

立秋日。这些树,还在我必经的路旁,挺拔,葱茏。白杨,最是常见。一篇《白杨礼赞》,让白杨精神不朽。如擎天柱的白杨,让我想起了儿时就读的小学。新建的校园里,是我们,栽种下一棵棵白杨。日升月落,寒来暑往。白杨在土里扎根,知识浇灌着我们成长。当我们羽翼丰满,飞向远方的时候,白杨,依旧守护着校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小小的树呦!挺拔的树呦!承载沉浮光阴与五味人生的树呦!

立秋日,这些花,多姿多彩,治愈人心。

汪曾祺说,你来看我,如果我不在,就请你在院子里坐一会儿,让我的花儿陪陪你。以花为友,以花为伴,就算两厢无言,依然美得令人心动。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花丛里举杯畅饮,是何等潇洒!这份潇洒,大概只有李白才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天生李白,浪漫李白,潇洒李白,自信李白……李白是一个王朝最闪亮的勋章,是文学地图上巍峨的高山,澎湃的大河。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揺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是的,沉默,是另一种美。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立秋日,是秋天理论上的开始。当然,人生也没有太晚的开始。因为,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诗人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出发吧,在秋天。

带着希望,感动,力量,还有明亮的底色,奔赴山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