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马路像个油锅,行走在路上的每一步都很煎熬。每年的夏天都有着一样的炎热,但每年的六月都有不一样的心情。
前些日子,在念高三的表妹要参加自主招生,问我填报专业的问题。她问了很多,和当年自己的疑惑一样那么多。才发现,原来所有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都是相似的。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坐在高三的课室里整理复习资料。距离高考的倒计时越来越少,百日誓师,一模二模,成年礼,毕业照都陆陆续续进行完。班里的气氛变得怪怪的,每个人都怀揣着难以言语的情绪。
六月到来,数学老师开始不讲那些难懂的函数题,他说:解不开的未知数就放弃吧。英语老师也不叫我们刷真题背单词背模板了,她说:好好放松,不要再抱佛脚,绷着自己的神经会发挥失常。语文老师却说:古诗名句,作文素材这几天要认真的复习好,一定不要丢分。班主任念叨最多的就是“一分压倒千人,所以每一分钟都不可以懈怠。”
虽然那个时候的六月如此煎熬,但是对未来永远都有一种特别的期待。
高三一年喝过的鸡汤大概是目前为止最多的一年吧。老师灌的心灵鸡汤,朋友互相鼓励的鸡汤,妈妈熬的补汤。
很久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比高考需要鸡汤鼓励的事太多了,可是却找不到人给我灌心灵鸡汤,没有妈妈在身边熬补汤。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需要鼓励的人鸡汤怎么喝都不够,就像大麻一样,麻痹着自己,逼自己前行。
高三的所有娱乐都被冠以“不正经”的罪名。老师父母眼里的高三太枯燥,被学校圈养的生活总是缺少色彩。越是不能光明正大得到的东西,就越是想着法子去偷着乐。
不给去的网吧翻墙也要翻出去,不给睡的课堂罚站也要睡,不给叫的外卖斗智斗勇都要吃到,不给喝的酒,不给打的扑克甚至不允许发的呆却都一样不落的做完了。厉害的人还可以在教导主任间谍般的灵敏嗅觉下却不被发现早个恋。
当和表妹聊完天挂掉电话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高考已经离我那么远了,远到再不想起就会忘记那种背负着使命感的六月了。
埋头学习了很久的东西,真的都不记得了。
化学方程式不记得了,只记得刚开始背元素周期表的那句氢氦锂铍硼。物理的受力分析到毕业也没搞懂,所以当时内心的焦虑和平静开始不平衡了。生物模拟卷上的显隐性还是傻傻分不清。
背过的书,做过的题,都在高考结束那一天一同结束了。所有人都以为考完试结束那一刻是轰轰烈烈的,但真正走出考场的时候却是那么平静,甚至有点失落。用两天的时间就证明完了自己那么久的努力。当时以为怎么都看不透的教科书和做不完的笔记,就这样子再也不需要拿起。还来不及看多几眼做烂的模拟题,就将它们打包送到了回收站。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段话,在今年分享给大家:
无论你高考考了多少分,报没报错志愿,能不能去你想去的学校,都不用担心,你最终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或者遇到一个人,觉得在那里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命,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那时无数次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自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现在再回来看看,其实不错。如果那年,我们多对或者多错两道题,那么现在会不会在不同的地方,认识完全不同的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错过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我不喜欢夏天,不喜欢夏天的炎热,一天换很多次衣服还是一身汗酸味。不喜欢昆虫四处放肆,蝉鸣打破夜晚的宁静。最不喜欢夏天的六月。
六月的人和事都特别矫情。现在一提到”矫情”这个词,还是会想到高三那年语文老师说“矫情”是个贬义词,不能随便用。可是我还是觉得六月就是很矫情。
矫情到用一场考试结束了一个中学时代,用一场考试逼迫我们各奔东西,逼迫我们去面对很多需要抉择的东西。
时间向来不饶人,转眼大学过半,高考只能称之为过去。可是我还是很喜欢那年六月的自己。有点矫情,有点迷茫,对未来有点小期待小紧张的自己。
关于高考,可以想起很多感慨的人和事。那些怎么都考不好的模拟考,总是会错很多的多选题。堆满复习资料和参考答案的课室,喝酒聊天吃饭学习的朋友,毕业酒会谢师宴的裙摆和高跟鞋,交卷后第一个想要见的人,离校前想要打电话的人,穿了很多年嫌弃了很多年依旧很喜欢的校服。
最后,不管你的高考是过去了三年两年还是一年,都希望那年陪你背书做题的朋友还在身边,希望你们在不同的地方都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