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粉碎 奶粉篇
谣言一:吃奶粉的宝宝更容易上火
我们经常听到宝妈跟我们抱怨:“吃奶粉的宝宝容易上火”,甚至有父母在6个月之前为了让宝宝不“上火”,经常给宝宝喝水、特意将奶粉冲调得很稀,但是这样的想法与做法都是错误的。
真相一:奶粉并不是导致上火的直接原因
宝宝上火通常会表现出:便干燥、便秘、有口气等,但是导致宝宝表现出“上火”症状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如果宝宝本身有轻微的乳蛋白不耐受,那么很有可能会表现出“便秘”的症状;
比如冲调比例,如果家人在给宝宝冲调奶粉时刻意或者不注意的将奶粉的量超出规定的量,那么很容易导致奶液过浓,这也是宝宝出现“上火”症状的原因之一;
比如辅食,宝宝在尝试各种新食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和不耐受,可能也会出现“上火”症状,但是对于喝配方奶粉的宝宝,爸爸妈妈通常会将这些归咎于“奶粉上火”。
但是一般情况下奶粉是非常无辜的~
谣言二:奶粉要经常换,不然容易营养不均衡
经常有宝妈会问小编:“宝宝是不是不能只吃一款奶粉”、“有母婴店员告诉我一段时间就需要换一款奶粉,不然容易营养不均衡,我要不要换奶粉”等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说法都是不可取的。
真相二:一款适合的奶粉可以一直食用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根据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结构而制造的食物,营养素的添加量都是受到国家婴幼儿食品标准管控的,所以不会存在营养不全面的问题。
但是不同品牌的奶粉配方会有所差异,每一个产品的配方都是经过乳企的营养研究而成,营养素之间配比是比较合理的,比如有些奶粉的益生元少,但额外会添加益生菌,能够保证奶粉营养素之间的的配比均衡,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宝宝喝的奶粉品牌太多,可能会造成宝宝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摄入偏低或偏高。
小编在这儿建议:如果宝宝在食用一款奶粉时“吃得好、睡得好、拉得好”就可以不用换奶粉。
谣言三:奶液可以放置于温奶器中,宝宝饿了可以随时喝
温奶器被很多妈妈认为是育儿神器,能够随时满足宝宝迫不及待喝奶的心,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但是一般情况下冲调好的奶液应及时喝完,没喝完应及时处理掉,放置时间应≤2小时。
真相三:奶液应及时食用,放置时间≤2h
奶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非常适合细菌滋生的,所以不能将冲调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中。温奶器的正确使用——将适量的温水放在奶瓶中,宝宝饿时可以随时进行冲调。
谣言四:奶粉冲调浓一些/稀一些更好
关于冲调浓度这个说法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宝妈说:冲调浓一些,宝宝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也有宝妈说:奶粉冲稀一些,宝宝好消化吸收一些。但是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真相四:正确的冲调比例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奶液的浓度会影响奶液的渗透压,按标准冲调的奶液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它的渗透压也在宝宝肠道能接受的范围里。如果宝宝长期喝了过浓的奶液,胃肠道难以负荷,可能会发生以下疾病,如消化不良、便秘、呕吐等,甚至会影响肝肾功能,影响发育。
奶液过浓不能做,同样奶液过稀也不好。将奶粉稀释时,奶液中的营养也会被稀释,尤其是对于1岁之前以奶为主的宝宝,长期食用稀释的奶液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所以,小编在这儿提醒爸爸妈妈:所有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罐体上都会注明标准的冲调比例,我们只需要奶粉的标准比例来冲调就好了。
谣言五:奶粉越贵越好
有人说,奶,一切良好,但是太便宜了,家里老人不让宝宝喝这款奶粉,要换一款400—500元/罐的奶粉。除了这位宝妈还有很多宝妈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宝妈买便宜的奶粉,感觉奶粉要越贵才越好,但是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真相五:适合宝宝的奶粉最好
虽然我们经常说:贵有贵的道理,但是不同品牌奶粉中的营养配方会有所差异,营养配方不同,会影响一罐奶粉的成本,比如乳铁蛋白的价格在10000~3000元/kg,价格很贵,所以含有高乳铁蛋白的奶粉价格都不是很便宜。
除此之外,一罐奶粉探究其成本,也会涉及到产地乳源、加工厂、原材料等,所以奶粉不一定是越贵越好,只要宝宝喝的好,能适应这款奶粉,就说明这是一款适合自己家宝宝的好奶粉。
谣言粉碎 饮食篇
谣言一:宝宝要多吃盐才有力气
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说:“多吃盐才有力气”,大部分的老年人会认为喂盐是为了给宝宝增加味觉上的刺激,让宝宝吃的更多。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真相一:一岁前不要额外摄入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在宝宝的肾脏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即便是成人,高钠的饮食也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具体可参考这篇文章:注意 | 宝宝1岁前不加盐,半岁后可加油,3岁前谨慎食用酱油、醋和游离糖
谣言二:宝宝吃大人饭长得快
很多宝妈在一岁之后就开始给宝宝吃大人饭,认为这样能让宝宝长得更快,甚至有妈妈说:“我家宝宝真的很厉害,才一岁就可以吃我们的米饭了,每次都吃的很多”。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真相二:三岁前不应该吃大人饭
由于大人饭中的调味品过于复杂,还有酱油,醋,花椒、辣椒、各种香料等,一份菜里可能有十几种调料。这对于宝宝的味觉发育是不利的。具体可参考这篇文章:张文宏提醒:“别夹菜了”!而给宝宝吃大人饭,也是在害他!
谣言三:吃香蕉能缓解宝宝便秘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很多宝妈说;“宝宝便秘了,快去买点香蕉回来”,但是实际上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并不高,一般情况下普通香蕉的膳食纤维含量为1.2g/100g,并不能有效的刺激肠道蠕动,达不到通肠润便的作用,甚至在香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可能会含有鞣酸成分,更容易导致便秘,而且鞣酸可以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降低钙吸收。
真相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助于缓解便秘
相比香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更利于肠道通畅,不溶性的膳食纤维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体积,以机械刺激使肠壁蠕动;可被结肠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刺激肠黏膜,从而促进粪便排泄。
在选择水果时,火龙果、梨、西梅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更有助于改善便秘。
在选择奶粉时,也可以选择含有OPO、益生菌和乳清蛋白高一些的。
谣言四:儿童得吃“儿童食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卖“儿童酱油”、“儿童成长奶”等字眼的产品,但是我们下面来看看这些食物的成分表。
我们先来看看一款“儿童酱油”的配料表,它含有“白砂糖”,而且钠含量并不低。
此外,我们再来看看一款“儿童成长奶”的配料表,不仅含有白砂糖,还有食用香精,这些食物宝宝都尽量少摄入。
真相四:购买食品时,学会看配料表
在购买食品时,妈妈应该多看配料,少购买含有“白砂糖”、“葡萄糖浆固体”、“食用香精”的食品,特别在牛奶或者奶粉上,尽量不选含精制糖的。
谣言五:辅食越烂,越好消化吸收
经常看到很多妈妈把宝宝的饭煮的非常软烂,宝妈们单纯的认为越软烂的食物,宝宝消化的越好,但是实际上对于肠道发育到一定程度的宝宝,这是非常不利于宝宝胃肠道发育和牙齿的发育。
真相五:辅食形状应根据宝宝生长发育循序渐进改变
辅食的性状要根据宝宝的月龄而变化。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软变硬,让宝宝得到充分的咀嚼训练。一直吃过于软烂的食物,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发育,还会影响颜值和语言发育。
谣言粉碎 生长发育篇
谣言一:头发少、出汗多、出牙晚,都是缺钙惹的祸?
“出牙晚?缺钙了!”
“头发少?缺钙了!”
“出汗多?缺钙了!”
这样的话,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呢?
但是实际上,出牙的时间与遗传、牙龈是否得到足够的刺激,比如宝妈经常给大宝宝吃软饭,自然是不利于出牙的,只要宝宝一岁前已经萌出牙齿都比较正常。
出汗多缺钙?其实在婴幼儿期,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新陈代谢旺盛,而且活泼好动,本身就比成人容易出汗。吃奶、睡觉、运动后出汗都是正常的,不是身子虚,更不是缺钙的表现。
另外一方面,“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很冷”,真的不要给宝宝穿太多了,适当就好,宝宝有时候没你想得那么脆弱。
头发少缺钙?经常在奶粉智库小红书上收到这样的询问:“我家宝宝头发好稀疏,是不是缺钙啊?”实际上,1 岁内的宝宝不长头发很正常,毛囊并没有发育完全,2岁后就慢慢茂盛起来了。
真相一:做好这3件事,宝宝难缺钙
其实不想宝宝缺钙很简单,做好这3件事就好了
1:补充维生素D,一般情况下维生素D从出生后2周就需要补充400IU,一岁之后600IU,一直持续到儿童、青少年期;
2:摄入充足的奶量,一岁前宝宝应该以母乳或者配方奶为主,而且奶量应该在600~10000ml之前,具体每个月的奶量可以查看:
3:多吃富含钙的辅食,如在蒸鸡蛋时撒点虾皮,在煮粥时加点河虾和黑芝麻,注意:单纯的骨头汤并不能补充钙哦~
谣言二:宝宝不长肉,就是不健康
总会有爸爸妈妈认为宝宝不长肉是因为消化吸收不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长得白白胖胖的,但是如果宝宝在于婴幼儿期过于肥胖则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真相二:身高体重在标准值内不需要过度担心
衡量宝宝是否健康的成长的标准很简单,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情况下,一岁之前体重增长应该是这样的:
出生前3个月:增长速度较快,每月增重600-1000克,不宜<600克;
出生3-6个月:增长速度略慢些,大概每月增重600-800克;
出生6-12个月:一般每月增重300克。
如果满足这个标准,爸爸妈妈就不要过度担心。
谣言三:宝宝走路越早越聪明
经常听到很多妈妈炫耀:“我家宝宝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小就会走路”,甚至还有老人用学步车给宝宝训练走路,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真相三:过早走路容易造成宝宝“O型腿”或“X型腿”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具有独特性,爸爸妈妈不能别人家标准来衡量自己家宝宝,而且十个月之前宝宝的下肢、脊柱不足以支撑自身重量,膝关节还没做好站立的准备。如果家里人过早训练宝宝走路,很容易造成宝宝“O”型腿或“X型腿”,甚至会影响下肢和脊柱发育。
注意: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因为宝宝在学步车内无法练习平衡能力,反而会造成学步延迟,更容易导致腿部异常或足尖点地。
谣言四:用定型枕固定,宝宝的头型更漂亮
有部分妈妈会担心:宝宝睡觉总动会把头型睡偏,就想着能够给宝宝买了个定型枕给他用。但是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增加宝宝睡梦中窒息猝死的风险。
真相四:目前没有研究证明定型枕对宝宝头型有用
首先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明定型枕对宝宝头型有用,而且这样的做法会增加宝宝睡梦中窒息猝死的风险,其次婴幼儿期宝宝的头骨比较软软,在大部分情况下,宝宝的头型都能自行矫正,无需用定型枕!
如果宝宝头型不太好,可以在睡觉时经常帮宝宝换换头部方向。
谣言五:宝宝睫毛剪了能长得更长、更漂亮
“小时候把睫毛剪了,长出来的睫毛会更长、更漂亮”,你被这样的谎言欺骗了多少年?身为90后的小编从小就被这样谣言欺骗着,但是实际上剪睫毛这的真的真的不能促进睫毛生长。
真相五:剪睫毛容易让宝宝眼睛失去阻挡灰尘的屏障。
睫毛卷不卷、长不长,一般情况下取决于基因。修剪不仅没用,剪短了会使眼睛失去阻挡灰尘的屏障,这样并不利于保护宝宝的眼睛。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找一个睫毛长的另一半吧,如果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就只能接受现实或者期待基因突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