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教育低年级的新任老师而言,班级管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很大的影响力。一年级的学生,从幼稚园到升入一年级的那刻起,他们就要面临着各种班级规章制度。刚踏进学校门的他们,也要学着去如何配合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要不断学着自觉遵守纪律,并且知道纪律的重要性。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一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看班主任怎么做了。有人说: “会当的班主任累三个月,不会当的班主任累三年”。那么,让我回顾最近班内发生的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的认识。
班里有个叫曾辰辰的男孩子,天生活动活泼,是个小“机灵鬼”,可是开学他总是在犯错。最开始他就是队伍中最爱捣乱的孩子,总是和同学说话,不听老师的口令,甚至去打周围的同学。因为在家中妈妈总是教他学习,好像对妈妈的教育产生了“依赖”,上课总是不怎么听讲。在课堂上,我多次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他就是听那么一会,一会又找个小东西在桌子底下玩。每天下班回家就会收到其他家长告状说曾辰辰把同学的文具弄坏了,要么就是他又把哪位女生打伤了。甚至开学的第二周他的同桌就被他欺负到害怕来到学校读书,每天都哭着来读书,还有一天连校门都不进。
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立刻和他的家长联系,与他妈妈交流了之后,他妈妈说她们都不知道还怎么教育他,我分享给她一个奖惩机制,他妈妈就真的这样做了,现在这个孩子完全不再是刚进校的那个曾辰辰了,已经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每天在教室里早读时,那个声音洪亮,坐得笔直的孩子就是他;中午课间休息的时候你总会看见第一排有个做得端正在看书的孩子那也是他;偶尔你也会看见在队伍里动来动去的也是他……但是他的转变已经足以掩盖了现在的小毛病。老师和家长都会去欣赏他的可爱,还会在课间让他唱一首完全不在调上儿歌,这一切都是美好幸福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