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撕了豆瓣,豆瓣上一批影评人、粉丝起来反抗,人民日报评论部又来打圆场,闹得满城风雨。
事情的具体发展走向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毕竟好多电影类大号都写了这件事。
在这儿,我不想冒着政治不正确的风险评论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只想作为一个单纯地喜欢电影的人,说说看法。
电影是一种艺术,用光影变现思想,反应人性。
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它帮助观众在一两个小时的黑暗当中逃离现实。
电影还是一笔生意,观众用钱投出自己的选票,导演、演员、制片方则想尽办法赚得观众的票子,而且动辄就数十亿票房,算是文化产业中的大头。
电影就被夹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不断被人们推来搡去,很难在多方利益中达到一个平衡点,想表达思想就要准备好放弃票房,想赚足银子就不要自命清高,能名利双收的电影真的不多。尤其是众口难调,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同样的东西。
所以这件事情很难争个谁是谁非,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都代表着一种利益,所以永远不会有所谓的“最优解”,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达到平衡已属不易。
在我看来,这样的平衡就是,每个喜欢电影的人都能看到自己中意的电影,同时能表达自己的好恶。
这说好像很容易实现,其实我们还距离很远。
就拿今年来说吧,从已进入7月开始,到十一结束,上得了台面的电影也就《湄公河行动》这么一部。(喜欢《全世界》的我们不能做朋友了)不是我不想去电影院,真的是没有什么电影值得我买一张电影票。
我加了一个收影评的好友,他们送《全世界》的电影票,看完之后要交一篇1000字以上的影评,如果写得好的话还有稿费。重点是,一定要是正面影评!
确实,张嘉佳书籍的IP余热还没散,再加上众明星的鼎力支持,票房很好看。那位好友也收来了不少正面评论,但这对真正喜欢电影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哀。
没什么可看的,只能去网上找点旧片,或者看看国外《釜山行》之类的电影,何谈“中国电影”呢?所谓有电影可看,是只我们生产的电影要能满足各个年龄段,各种喜好的人群,而不是青春题材活了就都去拍青春,最后把本来挺纯洁的校服拍出“制服诱惑”的感觉。
这是观影,还有影评。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里转了一篇分析2016中国电影趋势的文章,是好奇心日报推送的。有好友评论说,别总说中国电影怎样怎样了,怎么说也好不了,倒是真的不说的话,好多影评人都要没饭吃了。
他这话有几分道理,不过也要辩证来看。
其实不光是电影,在这个媒体过度发达的时代,所有领域都在被过度解读,一些小众的“亚文化”更是被拿到台面上来大谈特谈。
电影处在娱乐和资本的交界处,自然是首当其冲。
很多电影存在被过度解读、跟风解读、重复解读的问题。比如暑期的《完美陌生人》,确实是少有的神来之笔,从演员功底到立意,都是恰到好处,非常微妙,豆瓣上更是打出了8.6的高分。但看着无数公众号大肆介绍这样一部本来题材比较小众的电影,又让人感觉怪怪的。
对于那条朋友圈,我的回复是“我觉得中国电影不像中国足球一样,连评论的余地都没有。”
其实,我一直觉得如今的媒体虽然发达,却越来越难见到新颖的声音。
我指的不是那种大家说一个东西好的时候他非要跳出来骂个够写喷头的人,而是《摆渡人》在豆瓣上被打出“L”型评分的时候,有人能站出来淡淡地说一句“我觉得还挺好的啊”(因为期末,我没去看这部电影,只是举例,不代表个人观点)
这种评价不带感情色彩,比如我就是不喜欢景甜,也不带政治色彩,比如这是中国电影要支持,这是日本电影不能去电影院看,最多在电脑上瞅瞅就行了。
只是单纯地喜欢,不喜欢。
现在的舆论环境虽然宽松,但很拥挤。人们受不了摩擦,总是在不断地反转中排除异己,从来都没有坐下来倾听、畅谈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