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岁的小男孩被人问起:“你最喜欢谁呀?”小男孩转头看了看常常一起玩的漂亮小女孩,又怯怯的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妈妈。。。”
“那你长大想做什么?”小男孩想起了昨晚甜甜的奶茶,然后大声的说:“我要当科学家”。
听到这,旁边年轻的父亲才颔首微笑,舒了一口气。。。
幼年印象中,父亲是严厉不能亲近的,母亲却是温柔让人依恋的。和父亲呆着,远不如和母亲在一起轻松自在,而父亲谆谆教导的治家格言,做人道理,也远不如母亲睡前的传说故事让人着迷。
我会害怕父亲突然问起什么,因为我大多不知道他的意图,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是闯祸了,还是被他发现了什么。。。
就像贾宝玉永远不知道周岁时,为什么抓了脂粉钗环会被贾政骂“将来酒色之徒之耳”,莫名其妙遭到老爸的嫌弃。就像薛涛不会料到在八岁那年,随意用“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续上的诗,会让父亲勃然大怒。。。
仿佛,我们年幼时的父亲永远是伟光正的紧绷着,给你立规矩、给你讲道理、给你训斥、替你不可置否的做决定,却不会给你一个笑脸,一次宠爱。即使在外有温和宽容的形象,到孩子面前却又端着高高在上的威严。已过四十出头的弟弟和我说:小时候我爸对我可严厉了,我很怕他,不像干爹那样和蔼可亲。我哑然失笑:我一点都不觉得可亲,我觉得还是你爸不凶,所以那时候老爱往你家跑。。。
直到,父亲对孙子的调皮不听话表示出了无奈,孙子也完全不惧他偶尔虚张声势的呵斥。直到,在意孙子的高兴与否要超过孙子对他的在意。。。
原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和角色的变换,父亲也在发生着改变。或许,父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上,少了一些执念,多了一些理解。在该如何与自己相处上,少了一些在乎的评价,多了一些真实。
而我在儿子年少时,仿佛也在重复着父亲的模式。我看着因我的严厉态度,儿子眼中有的怯弱和不知所措,始终无法和你亲近;我也会生气于他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怎么不听我的话。
看着他对自己喜欢的事不能自拔,无论你允许或者反对;看到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希望得到肯定与欣赏;看到孩子身上有了曾经的影子,自己开始有了察觉。。。
更重要的是,我也察觉到了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担心他有不好的习惯会影响长远,担心他被玩乐吸引而沉溺其中。
我也暗暗惊讶于自己潜意识里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对生命潮汐的不臣服,对他的不信任。。。
原来,当年的父亲也是如我这般的感受,也曾担心,也曾焦虑,也曾不信任我,因而严厉。
而这些负面模式的背后,也都隐藏着正向的意图:我希望你能更强大,以后即使没有我,你也能过得好,。。。
严厉的背后是父亲深沉的爱,而这些爱,或许父亲也不曾察觉,他的父辈或许也是。
于是,我们都可以谅解,并接受这份传承的严厉。。。
同时,生命在延续中,想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下一代的不放心,是对下一代的回报期待,还是对下一代的全然祝福。。。
父亲的付出,是否真的需要我无条件的回报,哪怕我愿意与否。同样的问题也会摆在我和儿子前面,我是否应该有期待,让生命间的施与受得到平衡,给与还都有充足的理由。。。
直到看见伯得·海灵格《在爱中升华》的叙述:
亲子之间爱的序位的主要原则是:父母给予而孩子接受。
父母将他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以及伴侣之间所得到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第一步是孩子接受他们的父母;第二步是孩子接受他们父母所有的给予;接下来,孩子再将他们所得到的传递下去,特别是他们的下一代。
人们有能力给予是因为过去曾得到父母所付出的;孩子能够接受是因为未来他们也给予他的孩子。
父母的爱,不需要我们的回报,只需感恩并把它传递。爱,不是交易,不是负担,而是推动,是全然的祝福。爱,让我们更加轻松,更加富足,让我们更好的前行。。。
不管以何种形式,卑懦或伟大,细微或强烈,隐藏或呈现,这份爱,祖辈们都始终一代一代的在传承,在积累,在延续。
超越地域,跨过时空,这是整个我们的家园所在。。。
下午的车载音乐恰好是恩雅的这首歌:
Long, long journey
through the darkness
long, long way to go
but what are miles
across the ocean
to the heart that's coming home
穿过漫漫长夜,遥远的旅途,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阻止不了一颗要回家的心。
眼前浮现一个个面容,清晰或模糊,昨日或久远,都在微笑的看着我,带着爱,去奔赴共同营造的家园。。。
节日快乐,祝福每一个回家路上的身影!
感谢你的阅读,无限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