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成事的人的四感二力:目标感、对象感、节奏感、全局感,自我驱动力和横向组织力。
题记:本篇文章是8月15日晚上收听罗辑思维公司在得到APP上召开的周度例会的笔记和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因为是直播的笔记,主要内容是脱不花和快刀的第一人称,希望大家可以有现场听直播的感觉。
本周罗胖休假,脱不花娘娘时隔一个月又见面了,过了一个史上最短的产假,和快刀青衣一起主持周会。
一、脱不花公布得到上周的运营数据
基础运营数据
- 总活跃用户966万,下周可能达到1000万
一千万的时候得到会给每一位用户发放【终身学习者】勋章 - 周新增用户18万,日活平均70万
- 专栏订阅周新增38000:
- 排名前三:王煜全-全球创新260讲,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万维刚-精英日课
- 每天听本书:上周最受欢迎的三本书:《非暴力沟通》、《TED演讲的秘密》、《巴菲特传》
[直播预告]本周有四场直播:
- 周二晚,得到周会;
- 周三晚,得到订阅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宁向东老师直播;
- 周四晚,精品课《怎样让你的声音更有魅力》郑伟老师直播;
- 周六晚,得到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刘润老师直播。
时间都是晚8点开始,请大家安排好时间。
专栏预告
下周一,卓克,这个把科学给普通人讲得最好的人,专栏第二季《科学思维必修课》将上线,这个工程可能要花5年,卓老板一共6季,相当于你身边的万物简史。过去教育当中,科学思维较少,这个专栏希望科学思维成为必修课,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希望找到全人类至今为止最好的知识迭代方法。
现在所有小学生的教学大纲,都会出现一门课,叫做科学。主流教育界认为我们需要强化这一能力,我比大家领先听了所有储备好的内容,我非常振奋,我是文科生,且没上过大学,但是我听明白了。 我很多的大学科学课程知识并没有,但是它能给我讲明白了。快刀是物理专业,他听了也大有收获。所以非常推荐这个专栏,老少咸宜,什么样的人都会很有收获。
第一季驻场大神曾鸣,第二季已经上线,是清华大学建筑学副教授周榕。周榕教授在清华大学和建筑学领域都非常超前,之前为我们推荐周榕老师的中间人说,得到用户一定要听听周榕教授,他会告诉你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次是《互联网文明怎样改变城市》。
工商文明时期形成了现在的大城市,突然,非常短时间内,互联网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些都在改变城市。
我看过一本书,作者是第一代城市规划学者,谈到了很多城市规划原理,最重要的结论是他不是建筑学设计而是社会设计,非常好的城市规划,如美国啊英国啊,都是路要窄。为什么?人们可以很容易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就有了交流和互动,城市活力就有了促进作用。
其实是建筑也在涉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互联网文明极大地影响的生存方式,很多人纠结:我混在北京,不是北京人,是二、三线城市的人,买不起房,很多人从我认识他开始,就纠结要不要买房。推荐大家把这个内容看看,这个内容是,买房就是买一个城市的股票。
入股不取决于今天的价格高低,大家都是买高踩低的,取决于他的未来,对城市的未来看好还是不看好。这很有意思,它是以一个专业的视角讲了一个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给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
我也面临着买房,买不买学区房,过去想的维度是单维度,现在我明白了,我对北京哪个区域最看好,未来最有价值,就要入股。
二、快刀青衣讲得到产品改版后面的心得
大家好我是快刀,我们已经上线的新版本更新了勋章展示、学习小组。
今天想给大家说得到新版本有一个非常小的改动,很有意思,这是一个产品经理做需求时候的心路历程,大家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数据,如何利用数据呢?
这次改版,我们把APP下面的播放条,mini播放器左侧的x取消了,因为之前放在了老师头像上,放在老师头像上很不礼貌,我们也看一些数据,就把x取消了,后来,我们不少的重度用户,都在问:为什么要取消,我经常要使用这个按钮?
用户反馈上来看,你会觉得全世界都在骂你,但是没有取消功能前,从数据反馈来看,每天总共只使用了200多次,日活70万人最多只有200人使用了。
为产品和用户工作,不是为数据工作
其实,我们内部在做决策的时候不是看取消x是对还是错,没有对和错,只有适合不适合。不想取消x的用户,是浏览的时候不想看到进度条,我们想办法给这些用户找到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决策会参考数据,但是我们不能把数据作为主宰。
如何看待数据呢?数据现在受到所有公司的关注,大家谈论任何事情,都会谈论数据,双方都可以拿同一个数据作为论据,同一个数据有不同说法,结论全然不同。
我们不是为数据工作的,是为产品和用户工作的,决策要看功能本身值得不值得。如果值得,只有200人用,也值得。如果不值得,50w人使用也不值得。
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不管技术还是产品还是运营,都有把数据作为kpi的问题,你会发现对于产品部门或技术部门运营部门,要定一个具体数据的kpi其实很好完成,不用考虑用户的反馈和反对,只用考虑要不要完成数据。
我就听过一个很没节操的事。公司以用户点击率作为年终奖的点击,所以产品在页面上罩了完全透明的页面,用户点第一次以为没有点上,就会再点击一次,这样一个用户就贡献了两次pv。还有很多网站会用翻页做主图,自动翻页,平时设置成5秒,年底换成1秒,这样就会使业绩指数上升,kpi很好看。
但是当用户知道我点开主图你其实像跑马灯一样,我就再不会使用了。所以,得到不会设置任何数据kpi,但是我们有数据指标,都是从上往下的,我们的加载和卡顿都是依靠职业荣誉感形成的。
数据只是决策的参考,用心的思考才是根本
还有另外一块,一模一样的数据比例尺不同,本来一个平缓的曲线就变成了陡峭的曲线,不论对用户还是同事说,数据不是我们做决策的借口,我们要对数据有思考后的深入挖掘,这时候我们做出的东西,那怕推出去数据表现不好,我们有试错成本,但是不能不思考。
三、脱不花分享怎样成为一个善于成事的人
这一个月我一直在想,我们究竟希望这个公司,从只有几个人,到现在有200多人,当我们变成几百人的公司,如何让公司变得不讨厌。
我是很恐慌这件事情,我怕得到变成讨人厌的公司,尤其是既讨厌又失败,是我最害怕的。有句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多公司也是这样,什么也没做错,但是慢慢就黄了。
我这一个月有一些思考,就是如何成为成事的人,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人,但是TA总能成事,跟TA在一起就会有成就感。
在做事的过程当中,舒服或难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成于不成。
善于成事的人有四感两力:目标感、对象感、节奏感、全局感、自我驱动力、横向组织力。
【目标感】
很多人不善于成事是目标感不够强,目标感其实是要重视本质,把一件事情打开。
很多人说我有愿望、有梦想,但是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目标。目标可以分解、可以讲给别人听、可以合作,可以去建立一个事情。要先拉开梦想和愿望,要看事情的本质。
第一,目标感建立在抓本质的洞察力上
培养目标感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是跟你的领导对标。能不能张嘴去询问你的领导,你就张一次试试。沟通之后,你才知道知道你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应该抓住机会旁听所有可以旁听的会议,你的老板讨论事情,你可以在内心有个预案,听他是怎么想的,不断把自己心里想的跟他说的对标,虽然你没有张嘴,但是你跟他趋于一致,这时候你张嘴,说的就是对的,只有思考本身能够训练思考,其他一切方法都没用。
第二,防止目标丢失
有的人做事的过程中会丢失了目标,干了很多不知所谓的事情。丢失目标的人会变得很虚无,我们要不断地把目标抓回来。
我休产假,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事情。总觉得不能把目标感丢失了,新的生命诞生,会促使你思考很多终极问题,你会意识到,你会死亡,会跟他分开,会离开他,这时候我们要唤起自己的目标感,防止目标丢失。
第三,对事不对人,目标感是对事的维度,不要被情绪和感受干扰
你跟我聊工作,聊事情和改善措施,不要聊情绪和感受。情绪和感受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值钱的,会遮蔽你的眼睛,让你看不清本质,越虚无你越会被干扰。
【对象感】
目标感是事情的维度,对象感是对人的维度,也叫用户意识,我们要时刻清楚这件事最后是给谁干的。001知识发布会,很多公司都开发布会,很多公司缺少对象感,一场发布会几百万都没了,大部分钱花给了竞争对手、媒体和投资人,大家对象感不同做事方式不同。在规划之初,我们每场发布会的定位都很清楚,我们都是给老用户汇报工作的。
我们希望唤起与老用户的关联感,我做出的产品他们觉得挺靠谱的,老用户是满意的,会推荐朋友和同事,老用户是底盘,有了对象感你天然就知道活动应该怎么做,什么产品可以发什么不能发,什么词汇可以用什么不能用。
更具体来说,我们写一篇文章,读者就是用户,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发了蔡玥的【如何管理上级】谈了你要把上级当作用户,大家可以去公众号看一下,非常精彩。很难的问题,有了用户意识,都可以迎刃而解。
关于对象感,你要有同理心,不能是反社会人格,你至少不能以此为荣,无法感知别人感受的人不行,我们要培养和体会对方感受换位思考,用户需要什么是重要的,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之前面试一个人,是职业写作者,面试过程中问问题,我问:你觉得你写给谁看的。 他说,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觉得同行没写,我就写了。你的内容是要输出个特定的人的,太多人完全没有对象感。
【节奏感】
有时候我跟快刀长嘘短叹,人们会高估时点难度,但是会低估时段难度。比如1000万觉得很难,但是以得到目前速度,1000万只有几秒就过去了,这个点是虚幻的,没有999万就没有1000万,存在的是0——1000万的过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真的难的。
这件事情从开始到关闭,创业就是一辈子,但是有的事情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为期几个月的事情,一定不是每天都同样紧张的,5月发布会开完后就筹备起了最近的发布会,前两个月要务虚,讨论理念和原则,亮黄灯加快节奏,亮红灯再人仰马翻。
我们是干过跨年演讲的团队,它的节奏是不同的,现场活动是这样的,前几个月可能松松垮垮,但最终的ppt要改到头天晚上。
再比如,最近我们在做一个运营项目,一开始就需要每天都问,才能有了气氛,节奏就会变成长期的节奏,我坐月子的时候,大女儿2岁,小女儿0岁,我们密切的交互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我也希望她们成绩很好上好的大学。 问题是,我的良好愿望的代价,是她们可能会15岁离开家,暑假寒假不见得回来了。那时候我会非常懊悔,前两年陪她们的时间太少了。
这样你会知道,一辈子很长,节奏感不同,有的时间亲子互动要排得多一些,有的时候放手要多一些,我出现在女儿生命中的密度是逐渐降低的。节奏感要分清楚主次,按照时间段来区分。
【全局感】
过去,得到20~30人的时候,喊一嗓子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现在不同了。大家要有意识培养全局感。对于全体大群的讨论,大家有时候不是很关心,其实,你要关心,否则你会丧失参与度,全局感就没有了。同一时点有多少要素和线索发生你就不知道了,有一本书说格物致知本质上是为了九个字,叫做知得失、知进退、知取舍。
妥协和调整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你对全局的判断能力,如果全局意识好,谈判很占便宜,知道什么让步,什么坚持。这是让人非常舒服的恰到好处的人。在宁老师的管理学课程中提出了局的概念,局不是最完美的,所以要破局,要掌握不断突破边界的能力,包容更多资源和人进来。
进入工作场合后,有些能力只能强化不能培养,我们要在识别上把好关,不断刺激,看到全局,不要丢失目标。
【自我驱动力】
自我驱动力,之前的直播我讲过,不再赘述了。其实自我驱动力也是识别问题,自己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找到目标并解决办法。
这个部分详见我之前的直播笔记的部分内容:《得到例会:如何打造赋能型组织》
【横向组织力】
第二个力,横向组织力,也叫横向领导力,得到的专栏和电子书中也有不少相关的内容,我不太喜欢领导力,领导力被用滥了。我把它翻译成组织力,就是组织一件事情的能力,对于所有创新公司不存在身份和级别的问题。
你不要认为,你没有很高的title就没有办法发号施令,我们像一个球队,任何一个位置的球员都非常有价值,不仅要看好自己,还要准备好跟别人做好协作,在事情推动过程中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问题,很多事情看起来很乱,有很多线索,有能力的人能把他织成网络,经纬分明。
《横向领导力》这本书的理论高度不高,但是方法论很好,就是如果你觉得你人微言轻你不具备横向领导力,002发布会的指挥官是诺诺是一个90后,她刚来公司时候是实习生,毕业就留在公司,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招募罗辑思维会员,第二就是非常大的线下活动,再然后是跨年演讲,现在她看起来像个高管,但2、3年前就是个小孩子。
只要你在组织性的推动一件事情,大家都会听命于你,会被更强的秩序团结和领导起来。看谁能建立更强势更清晰的秩序。这就是横向组织力的关键。
一点心得
最近在公司主导进行一些业务和组织变革,深深赞同脱不花娘娘说的横向组织力。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没有完整准确清晰的授权,但是只要你想要把这个事情做成,那你就先于别人建立更加强势、更加清晰的秩序感,而这个秩序感恰恰来源于你基于对象而设定的全局性目标。你看,目标感、全局感、对象感、横向组织力全部都是在一起的,只要你想做成事,这些是基本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