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餐往回走,在手机一条街,路遇一家人跪拜在侧。
旁边有一“招牌”,大意是来自农村,孩子白血病,需要的治疗费还差十几万,希望广大好心人能捐助······。
牌子下放了3张“证明”,貌似是医院开的那种,盖了章。
右侧有一纸箱,里面是5毛到20不等的钱。
这样的情景,每个月都会遇到。
转身准备走,忽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就当是做好事吧,从口袋抽了10块钱,放入纸箱。
耳畔响起一句话:“这也给钱,你傻呀!”时隔10年,忆起高中时代。
从宿舍往教学楼赶的路上,遇到一小朋友,大概7岁的样子。
“姐姐,姐姐,可以给我一块钱吗?”
“你要钱干什么!”我诧异,并不认识她。
“我来这边玩,现在要坐车回去,没钱!”女孩说。
看了她一眼,给了她一块钱。
把这事告诉同学,遭到“嘲笑”:“你傻呀,这也给钱,不怕她骗你!”
“是吗?万一是真的呢!”我心里咯噔一下,暗骂自己大意,嘴上却不松口。
事实证明,我被骗了。那个女孩子,拿着钱,去了小卖部买零食。这是后来同学看到告诉我的。
知道自己被骗了,说实话,心里很不爽。可不爽归不爽,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大部分时候,我还是会掏钱。
前两年在广州南站,遇见一对中年夫妇,大概50岁左右。
那位阿姨说自己和老公钱包被偷,要坐地铁和公交车,需要12元钱。我给了她15元,夫妻俩连连道谢。
我把这事告诉姐姐,姐姐说:“你别是遇见骗子了吧!”
“应该不会!”我说。
曾经有个朋友钱包被盗,万般无奈向路人要了一元钱,坐公交才回到家。
所以当时被“求助”,我肯掏钱。还有就是那对夫妻打扮挺周正,先生戴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可信度高。
我相信,这样类似的事,每个年轻人可能都遇到过。
这些年,网络披露街头职业骗子,五花八门。有装残疾人的,有拐卖小孩表演的,有伪造文件装重病的······
于是有人主张:面对这样的事,为了防止被骗,一律不予理睬。
这样的话,骗子看无利可图,就不会这样欺骗大众了。
我在掏钱给他们的时候,不是没有犹豫,他们可能是职业骗子。
但是总能想起一句话:“万一是真的呢?”
是啊,万一是真的,可能因为我们的善举,他们获得“解救”。
这样一想,即使是假的,我最多损失一点钱,也没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