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3天之前,炳哥就预约了今天早上的时间,进行李鹏同学的新员工转正答辩。可能是由于参加了太多的新员工的转正答辩,也能是因为手头还有一些代码的调试工作,见到炳哥的时候,委婉的表达了不想参加的想法,但是炳哥还是特别郑重的再次邀请我参加,考虑到李鹏同学“还买过我的书”,我也就没有再推辞了。
在炳哥的主持下,李鹏的转正答辩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可能由于涉及太多具体的硬件基础知识,我的思路可是有点跟不上节奏。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新员工转正答辩的过程之中,新员工应该如何表现,才能够打动评委;第二个问题是:在新员工转正答辩的过程之中,评委们希望看见新员工的哪些表现。
从评委的角度上说,他们首先需要判断新员工通过试用期之后,能否独立完成工作;其次,他们需要对其工作能力、态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所以,本着“取悦评委”的原则(也就是努力争取通过答辩的原则),作为新员工就应该展现出他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积极性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就可以从其陈述的工作完成情况之中得到体现。
想到这里,感觉以上两个问题都有了答案,但是却又感觉不是十分的接地气,存在太多主观判断的内容。可能是由于之前,恰好做了今年的调薪方案,我一下反应过来,不接地气的原因在于“独立工作”本身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想把答辩得呈现做得更好,可以在入职的时候,就依据岗位的任职评价条件,对其任职能力进行一个评估,然后以提升任职能力为目标,进行工作安排,为其制定明确的能力、知识提升目标,这样在答辩的时候就能够更有的放矢,也是“以终为始”的一种表现。
评审会之后,我也把想法进行了分享,和大家做了交流。不过,我感觉对于新员工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我参加评审会最大的收获,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在于我居然能从一个已经审美疲劳的工作之中,找到点燃我思考热情的东西。我的收获来源于在走思的那一刻,我放下了对这件事的成见。于是,我获得了一个重新观察、认识的视角,努力思考,从而获得了新的收获。
来到一个新的公司,快两年了,有些事情自己做得还不错,是不是就骄傲了?
是不是觉得桶里的水满满当当的,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了?
是不是看见了一些没做好的事情,就再也看不见做好的事情了?
是看见了一个好人的阴暗面,还是看见了一个坏人?
虽然,我相信“成见”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能够降低我们用于判断的开销),但是,我也相信我们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也才能更多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clover42说管理学和物理学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因为人是会变化的。
每天我们都得努力放下包袱,重新做回一个新手,重新认识身边的人,重新出发~
第38篇(38/1000),2018年4月1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