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第一节课,我打算带领学生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湘江秋色、书生意气和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因为是第一节课,彼此还不太熟悉,所以我打算把步子放慢一点。语文嘛,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那么多理性的限制,很多时候,它需要悠闲一点,慢慢地走,细细地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文的味道就藏在那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字里,就藏在那一篇篇妙笔生花的文章里,纵马疾驰或许一时爽快,但错过的可能更多。
“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对自己说。先了解一下他们的基本情况吧。
“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词你们都读过了没有呀?”
“读过!”
“那能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吗?”
“我读到了毛泽东的乐观。”
“我读到了毛泽东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读到了毛泽东。。。。。。”
“我读到了毛泽东。。。。。。”
“我读到了毛泽东。。。。。。”
他们只读到了作者,只关注了感情,我的心不禁沉了下去。
学生说的错了吗?没有,一点也没错!鉴赏文学作品,不就要读懂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吗?当然是的。可仅仅只是为了读懂思想感情吗?不,不是的!语文的世界应该比这精彩的多,多样的多。
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扶摇直上的九天,还可以看见夜雨绵绵的巴山,不但可以看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还可以看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落寞。语文的世界里,大到日月星辰,天地河山,小到虫鱼鸟兽,蝼蚁芥子,都充满了人性和温度。杜鹃,是白居易笔下的“杜鹃啼血猿哀鸣”;春蚕,是李商隐笔下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燕子,是晏殊笔下的“似曾相识燕归来”;鸿雁,是李清照笔下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连那江水,也合了人的心意,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愁绪满怀的江;苏轼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是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江;杨慎却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江,又有了几分苍凉和神伤。
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既然是艺术,就需要我们去欣赏,去琢磨,去品味。好似喝茶,需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呷,如此方能感知其中三味。若是狼吞虎咽,快则快矣,其实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徒然暴殄天物。
不妨以《沁园春·长沙》的上阙为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作者开篇就说“寒秋”,似乎要营造一个凄清萧瑟的氛围,然而实际恰恰相反,作者笔下的“寒秋”颜色是明艳活跃的,不但红,还红了个遍,眼前这重重叠叠的群山全都被红色包裹;江水是碧绿的,作者说“漫江碧透”,单是一个“碧”字还不够,再用一个“透”字加以补充,这江水就绿得通透,绿得彻底。秋天的代表性动物是雁,古往今来但凡写秋天的大多和雁拉不开关系,李白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句子,王湾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的句子,范仲淹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的句子,可以说,因秋及雁,借雁写秋,乃是常情。可作者不写雁,他写鹰,写高飞九天的雄鹰,写与天搏击的雄鹰,“鹰击长空”,一个“击”字可谓力透纸背,将那敢于和天地一较高下的万丈雄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心境,这样的人物,能表现的只能是振翅高飞的雄鹰,绝不能是来去匆匆的鸿雁。
难道当时作者眼前的湘江秋景,就没有其他颜色、其他物象吗?当然不是。只是在作者的心里,只有这红和碧,只有这雄鹰和游鱼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他内心的情感,换成别的,那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所以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将其他不相干的东西遮蔽起来,只给读者看到了这大片大片的红、满满透透的碧、搏击长空的鹰和自由自在的鱼,而读者也因了这样的遮蔽,看见的只能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发、斗志昂扬的秋天。这样的秋天,是多么美呀?抛开感情不论,单是这样一幅别开生面的湘江秋景,就足以让我们陶醉其中不可自拔了。
可是我们的学生却没有看见。一上来便绕过眼前直奔背后,直接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文学鉴赏变成了理科习题,以找到正确答案为最终目的,这是典型的理科思维。而语文,在很多时候是不需要这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理科思维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绕一绕,停一停,曲径才能通幽,驻足方能品味,只有这样,才能看到那字里行间的美好风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寻找答案式的理性思维,恰恰是语文的天敌。对语文来说,我们就是要从眼前到背后一步一步地来,一字一句地品,背后的风景固然重要,眼前的风景却也值得一观,买椟还珠,为我不取。
面对学生这样的现状,我打算压一压他们的节奏。
“先不要急,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作者笔下的秋天和你心中的秋天有什么不同?那一群少年又和你们有什么不同?”课堂的节奏渐渐慢了下来,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秋日的暖阳之下,在寻寻觅觅的品味里,我们的课堂就像一幅山水画,不声不响,却在慢慢铺展开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把匆匆的脚步放一放,把忙碌的身影停一停,于字里行间看出红尘滚滚,从诗词歌赋悟出沧海桑田,语文的魅力,正在于此!
(本文已在“曹公奇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首发,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