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术理论看个人成长
今天瞎琢磨的时候,突然对内三合有了一点儿不太一样的感悟,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这个武术的模型,其实揭示了人内在的一些运行规律,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可以借鉴的。
如果架构出一个模型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意
↑ ↑
心 气
↑
力
身心不合
武术内三合成立的前提,其实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来的,那就是人在未经过刻意训练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身心合一。
举个例子:
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当你做事情的时候,突然发现手脚不协调了,或者明明想要好好的端起水杯却不小心撒了出来。
明明没想动,肢体却不由自主的动了一下。
上述这些,其实就是身心不合一的表现。
人类自打出生的时候,身心就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并未合一的。小孩子需要坚持的锻炼和不断的试错,才能够开始尝试着掌控自己的身体。
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习走路,都需要无数次的练习。
在学习行走这块,人类没法和牛羊之类的动物比较。它们是靠遗传,人类只能靠学习和锻炼。
也恰恰正因为如此,人类比动物更有发展的空间。
心与意合
在我们小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想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无意识的不断的去尝试,不断的去锻炼。
随着我们的锻炼,意志对于身体的掌控能力也就越来越强,我们可以有效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身体的运动。
当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可以被比较及格的完成时,这种逐渐增加的掌控能力就停滞了成长。
而当我们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情况,或者对于身体协调力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时,我们对于身体掌控不足的情况便成了短板。
可怕的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短板。
人在初生时刻,心无杂念,浑然一体,心意本来相合。
而随着人的长大,心灵也开始变得杂念丛生,在面对复杂的红尘世界时,内心总是时有冲突,开始纠结和内耗。
随着人逐渐的长大,反而慢慢降低了专注的程度。
当我们内心有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会瞻前顾后,思来想去。早已失去了心意合一的境界。
心意合一,我的理解是当我们一个念头升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全身心的关注这个念头,按这个念头去做。
而现实的情况是,当我们念头升起来之后,需要思考评判,需要综合考量各方利益,才能最终做一个决定,并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感觉。
武术中的方法到不太适合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下面倒是有一个来自于儒家的修炼法门,供大家参考。
读金刚经修心意相合的办法
注意事项
1.本方法仅可用来读金刚经
2.阅读过程中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3.不要将字组成词语理解,也不要去理解一句话
4.当你读那个字的时候,就是那个字
5.控制自己想要组合和理解这些字词的惯性
把搭讪的案例再拿来批判一番罢!
举例:
意:好有气质的美女,好想认识她!
心:我是去呢还是不去呢/想到就去做,没有内耗
意是我们心中诞生的一个念头,心意相合说的就是念头发生后,可以全身心的专注的按照念头去做。
或者还有另一个名词,叫心流?
意与气合
举例:
意:好有气质的美女,好想认识她!
气:恐惧,害怕,患得患失/调整到最适合的自信的状态去搭讪
意气相合:当自己念头产生时,可以迅速的改变自己的心理(情绪)状态,来为意志服务。
意气不符的案例:
1.想哭却没得哭
2.很想揍人,却不够生气
3.想睡觉,但是精神却还非常兴奋
心意不和,意味着没法发出有效的指令。
意气不合,意味着没有调出有效的环境。
当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把自己的心理(情绪)状态配合的调整成最佳的状态,其实这是一门非常困难的功课。
绝大部分情绪的出现,都会伴随着身体上的感受,比如郁闷的时候心里仿佛“有一块大石头”一样,这就是我们身体上的感觉。
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的快速调整,并非一夕之功,在这里提供几个线索供大家参考。
1.渐进放松式催眠
2.心锚
想要身心合一,做好的方式还是刻意训练,想让自己心理状态可以迅速调整,最好的方式还是刻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