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在她的书《我与悲鸿》结尾中说道:“在徐先生的画室里,他经常挂着一副对联,那是他在集前人句亲笔写的八个大字: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横联是他的斋名:应毋庸议”
他这一生也算将这几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艺术是,生活也是。
徐悲鸿先生从小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9岁起正式开始学习画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
这是现实版的方仲永。
不过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
参照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画“六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西洋绘画的艺术法则提出了在素描创作上应遵循的“七法”。
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提出了《中国画改良论》,所作国画彩墨浑成。
种种成就不计其数,而他的成功也与他奉行的“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理念是分不开,在事业上他大获成功。
但是在生活里,他输得一塌糊涂。
这体现在他与他的四个女人的故事里。
在那个年代里,有太多的爱恨情仇和无可奈何,婚姻也被重新定义,他们拼尽全力的去追求爱,追求自由,甚至是不负责的那种。尤其是思想开放的才子们,以徐志摩、郁达夫、郭沫若、胡兰成等人为代表,不得不让人感叹民国才子出渣男。
徐悲鸿也没逃过这定律。
就从他的第一个妻子说起。
如出一辙的,他与第一任妻子的婚姻是那个年代包办婚姻的产物,也是中国历史里的糟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顺理成章。想来也是一场悲剧,是女子的悲剧,也是男子的悲剧,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悲哀。可是他心中仍然是期待爱情的,从小饱读诗书的徐志摩又怎么会不想要“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的恋人,怎会不期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日子呢?
可现实却是他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感情,更没有共鸣的女人,他就要跟这样的女人生活一辈子,曾经的梦想随着年月的流逝也渐渐成了幻想,没有爱情的婚姻终究无法持续下去的。但还没等到徐悲鸿反抗,他的妻子就病逝了,连同儿子也夭折了。
这场爱情悲剧到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
徐悲鸿期待的爱情终究是发生了,是他遇见蒋碧薇的时候。
遇见蒋碧薇,徐悲鸿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与憧憬都得以实现了。“举案齐眉,恩爱两不疑”的生活就这样来了。
虽然这样的爱情来之不易。
蒋碧薇幼年就定下了亲,却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见了徐悲鸿,她折服于徐悲鸿的翩翩风度以及满腹才华,于是对他芳心暗许。
在徐悲鸿即将到法国留学时,他托人问了蒋碧薇愿不愿意跟他走。18岁天真纯情的少女就此为爱私奔,只留下一封含糊其辞的信给家人。
蒋家本是大户人家,也丢不起这个人,便称女儿死了,退了亲事。
不顾别人,不做解释,不顾后果,这就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徐悲鸿处理事情的方法。
他们在国外待了8年,从巴黎到日本都曾有他们的足迹。
但是在巴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蒋碧薇却终于在生活的摧残中成为了操劳的家庭妇女,但她没有丝毫怨言。为了爱,她任劳任怨,同时她也相信徐悲鸿必有一番作为,她终会熬出头。
8年后他们回国,她才发现徐悲鸿是个如此薄情之人。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徐悲鸿在国外的8年从未写过一封信给她。其余种种事情也让她对徐悲鸿渐渐失望。
直到1930年,他们的爱情开始出现了危机。
回家奔丧的蒋碧薇收到了徐悲鸿的来信,信中他表示,如果她再不回来,他就要爱上别人了。
这不是爱的打趣撒娇,回到家的蒋碧薇发现,他确实爱上了别人。
18岁的孙多慈纯真美好,进入南京中央大学成为了徐悲鸿的学生,她的才华和悟性很快吸引了徐悲鸿的注意,徐悲鸿便有意要栽培这个天赋过人的女孩儿。而孙多慈也对老师是无比的崇拜,在某日课后,她受邀去参观了徐悲鸿的画室,她沉醉在这一幅幅画作之中,也对老师的才华惊叹不已。
她还给徐悲鸿当了模特,穿着丹青旗袍的她坐在窗边,阳光适时的洒在了她肩上,这副场景令人如痴如醉,也让处于感情疲倦期的徐悲鸿找到了一束光。
在两人相互倾诉与倾听中,两人越走越近,也渐渐情愫暗生,只是两人身在其中,还没有真正意识到。
直到1933年,徐悲鸿在欧洲举办了巡回展览,分别一年多的时间让两人认清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蒋碧薇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人,多次争吵后,徐悲鸿向蒋碧薇保证会改,但还是继续跟孙多慈来往。于是蒋碧薇对徐悲鸿开始了监控式管理,终于把徐悲鸿逼到离家出走。
为了修复夫妻感情以及分开孙多慈和徐悲鸿,蒋碧薇决定两人去法国旅行,因为法国是他们爱开始的地方,她依旧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唤起他们之间的爱,也幻想能够和好如初。
现实还是给了她一个狠狠的巴掌。
旅游回来后,不仅没有让两人感情修复,反而更加恶劣,而徐悲鸿仍旧在跟孙多慈来往,甚至还被别的学生拍到了两人接吻的照片。
两人于1934年分居。
关系也逐渐恶化,蒋碧薇也对徐悲鸿失望透顶,这段感情也早已伤痕累累,于是她明确表示不会再接纳徐悲鸿。
1938年,孙多慈的父亲也明确表示不可能将女儿嫁给徐悲鸿。
两头受挫的徐悲鸿气急败坏,说要与蒋碧薇绝交,她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蒋碧薇极其愤怒,她18岁跟他私奔,颠沛流离,生儿育女,现在他一个声明,就想全部撇清不管。
直到孙多慈父亲带着一家人迁往浙江丽水,徐悲鸿才算死心。转头就要跟蒋碧薇和好,仍然被拒绝了。
气急败坏的徐悲鸿说如果蒋碧薇不跟他和好,他就要去找一个唱桂剧的女演员结婚,结果女演员也没看上徐悲鸿.......
蒋碧薇父亲去世前,徐悲鸿去看望他,看见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当即要求蒋碧薇还给他。后来蒋父去世,吊唁的时候他依旧不断在给蒋碧薇提复合之事。
他们最终没有复合。
1942年,徐悲鸿遇见了廖静文,开始了一段忘年之恋。
1942年底。重庆美术学院正在招图书管理员,廖静文参加了考试。面试时是徐悲鸿先生,这让她又惊又喜,见到举世闻名的画家,青涩的廖静文充满了紧张和羞涩。
而这次初见也让她记了一辈子,两人从巴金,鲁迅,托尔斯泰到诗词歌赋,再到美术鉴赏,共同的审美趣味以及爱国热情很快拉进两人距离。廖静文也因此得到了徐悲鸿赏识,从此她成为了徐悲鸿的助手。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廖静文对徐悲鸿满腹诗书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充满了崇拜,而徐悲鸿也对这个聪明好学的得力助手甚是满意。爱情在两个人之间悄然生长,但他们中间隔着28岁的年龄鸿沟,失败的婚姻也让徐悲鸿陷入彷徨,是进还是退?
徐悲鸿告诉廖静文:“我曾反复考虑过,我今年四十八岁了,比你年长了二十八岁,我原不应该这样要求你,但感情这种东西却往往是这样出人意料。在个人感情方面,我已压抑多年了,没有料到,终于在你面前倾倒出来。我看到了一个淳朴的女性形象,因而重新燃起了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
他们两人相爱,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
廖静文也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的爱情:“爱情的羽翼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在我们身边飞翔。但是它带给我的并非幸福和快乐,而是无尽的焦虑、彷徨和痛苦。我知道,我们彼此都在作着强烈的自我斗争。
我虽然依然作在他身边,努力在各方面分担他的辛苦,但是我的心已不能再宁静了,常常陷在沉思、默想中。”
1943年,徐悲鸿跟廖静文公开恋爱,正式跟蒋碧薇提出离婚。
蒋碧薇并未同意,反而来阻挠两人感情,在她的多次破坏和家里人的反对让廖静文选择不辞而别。但徐悲鸿找到了即将离开的廖静文,解释了所有的事情,两人重归于好。
为了与蒋碧薇离婚,徐悲鸿偿还了蒋碧薇100万以及一百幅画。
1945 年,两人28年的感情终于结束了。
徐悲鸿和廖静文在贵阳正式举行了订婚仪式,他们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如徐悲鸿所期盼的那样,“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的恋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活真真出现了。
而当初的孙多慈被父母主张嫁给了一个钦慕她才华的官员,她在结婚后依旧难以忘怀徐悲鸿。后来徐悲鸿与蒋碧薇离婚,又娶了廖静文。
消息传到了孙多慈的耳朵里,她提笔画了幅红梅图,题诗道:“倚翠竹,总是无言;傲流水,空山自甘寂寞。”诗中难掩惆怅的情怀。
婚后的两人变得很清贫,但依旧很幸福,只是这样的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
七年后,徐悲鸿不幸病逝,而那年廖静文只有30岁。
艰苦的生活,还有儿女等着自己去抚养,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在她快要绝望时,徐悲鸿生前的话又会提醒她振作起来:“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应当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于是她着手建立以徐悲鸿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将徐悲鸿先生的大量作品和收藏陈列于世,并组织到各地进行展览,让更多喜爱美术和尊崇徐悲鸿先生的人感受到徐悲鸿先生对艺术的无比挚爱和伟大贡献。她还把把价值连城的画作、藏品与个人房产都捐给了国家。
廖静文是92岁逝世的,在徐悲鸿离去后的62年里,她一直守护着徐悲鸿和一切与徐悲鸿有关的东西,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徐悲鸿。
静文说有很多人对她嫁给比自己大28岁的徐悲鸿先生并为他坚守一生非常不理解,觉得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廖静文女士对此的回答是:“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爱。我对他的爱至死不渝,我为我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徐悲鸿先生而自豪!”
如果要说这一生徐悲鸿先生最爱的女人是谁,在我看来是廖静文。
并不是因为两人多么合拍,只是她出现的时间刚刚好,填补了徐悲鸿多年心里的空缺,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他又在深爱着她的时候去世,这份爱恰到好处。
可是爱的时候他也是真的爱着蒋碧薇,也爱着孙多慈。
初到巴黎的时候他对蒋碧薇的爱一定也丝毫不逊于对廖静文的,不过是时间太久,两人感情早就疲倦了。人本身就不是什么长情的生物,至死不渝的爱情是违背天性的。
变心是本性,忠诚是选择。
他变了心,那时候的他对孙多慈的爱也算得上轰轰烈烈,如果没有那么多阻碍,两人又何尝不是琴瑟和鸣的神仙眷侣,他们终究是错过了。
所有的遗憾都弥补在廖静文身上。
如果一朵花在它开最盛的时候凋零,那它的美一定会被记得很久很久。所以在两人感情最甜蜜的时候,徐悲鸿的逝世让爱停留在这里,这段爱也算得上圆满。
谁又能知道他们如果早二十年遇到,这份爱也会疲倦,也会破碎,就如蒋碧薇和他那样。
所以啊,人生的出场顺序是这样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