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备课的原因我查了一些知识管理方面的资料,无意中搜到这一本书——是简书首批签约作者彭小六的第一本书。小六从2014年4月开始在简书练习写作,一周一本读书笔记,练习了40周,而后转入阅读和知识管理领域。从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职员到简书红人,小六是如何做到的?这使我充满好奇。
拿到书后,我粗粗地翻了翻,语言既活泼又简练,写得很接地气——用他对大神的观察了解和他自己的蜕变经历解读了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他们靠读书能挣到钱?”,“你适合读什么书?”,“读完一本书为什么老是记不住?”,“任何都可以学的时代,我们该学什么?”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谈时间管理
第二部分谈阅读
第三部分谈职场竞争力
第四部分是关于学习:学什么和如何学
我看了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分享一些自己比较受益的内容:
1、书中最励志的部分是“阅读的训练——从学渣到学霸的100天阅读简史”
小六把这100天的蜕变史分成(1)蛮荒时代——漫读书;(2)农业时代——每周读一本书;(3)工业时代——每天读一本书;(4)信息时代——主题阅读;(5)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建立知识时代。
经历了这个痛苦艰辛的过程,小六学会了放弃(没有人能看完所有的书,要学会取舍),学会了分享和表达。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分享是最好的学习。
我的感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小六一样,在短短100天内就能经历这样的成长,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我目前还属于勉强呆在农业时代的阶段,不过我也更有信心和勇气向信息时代迈进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渐渐知道哪些书是我真正喜欢的,哪些书是我只花三十分钟快速浏览就可以的。坚持写读书笔记,坚持分享,用自己的话把书中的精华分享出来,这是最有效的学习。
2、任何都可以学的时代,我们该学什么?
各种信息太多,精力却有限?学什么呢?小六对知识进行分层:
如果是学生,通用类和专业基础类更值得你关注。如果是职场人士,那整个金字塔都要关注,让底座变宽,高度变高。但光是分层还不够,在每个层里面,还可以分类:
要从舒适区走出去,扩大涉猎范围(现在不是流行斜杠么?),尝试去分享。另外,认识盲区的存在能让人保持谦卑。
弄清自己学什么很简单,就是自己画个罗盘(三个层次和四个分类两个不同维度的组合,就会得到你的知识罗盘)
我的感悟:知识爆炸的时代,人很容易被各种书籍吸引眼球,这样的时代更需要清晰的定位。我也要好好分析下自己该学什么,不致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把知识罗盘用起来,把知识架构搭起来。
3、快速阅读:如何用30分钟读懂一本书
用番茄钟+快速阅读+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四种技巧来完成。目标:用20%的时间快速掌握书本中80%的重点。如何做到?
(1)转变心态:从书奴到国王:不要怕错过任何细节,怕漏掉作者的真知灼见。
(2)准备番茄钟:利用道具(有很多番茄钟APP软件)在一段时间内让你保持专注。
(3)阅读图书的5分钟自我介绍:封面是一次很好的文案阅读机会,一般如果标题高大上,副标题肯定会告诉你这本书到底想干嘛。作者自序:他为什么写书?希望达到什么目的?阅读人群?大概讲了哪些内容?重点在哪些章节?通过看简介,你要明确该继续读下去还是放弃。
(4)5分钟关键点扫描:扫描就是翻书,寻找书的关键点,留意每页的图片、表格、粗体字、段落开头和结束。这个过程不要贪恋,发现关键点作个标记,然后继续扫描。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书有个全局的观察和认识。
(5)15分钟精确打劫:把刚才标记的精华部分看完。
(6)5分钟输出整理:可以用各种方式:手绘、思维导图、列大纲等。
超级记忆在快速阅读当中的作用:快速阅读要求每次阅读完成后,立马对训练的片段写大纲回顾。一开始写不出不要紧,要硬着头皮去回忆,能写几个点就写几个点。写完之后,如时间充裕进行第二次快速阅读,重复整理这本书的要点。
辅助写大纲的图示化工具就是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来呈现要点。
我的回应: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偶像崇拜者——对书籍的崇拜。那些没有读过或没有读完的好书压迫着我,让我的心变得焦虑。奥古斯丁说过:人是神为自己造的,如果我们的心不在祂里面安息,就永远不可能安息。《以赛亚书》30:15“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 于是我立志清晨极早起来灵修,读《圣经》、唱诗祷告,安静在神面前。这期间恰好又看到小六写的这部分内容,我更转变了书奴心态,书架上没有读过的书不再能压迫我了。另外,小六说这种方法适用于商业类书籍,其实基本上除了文学作品以外的书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最愚蠢的就是读完实用类的书并且认可作者的观点却不行动,这样纯属浪费时间。我打算用这种方法快速阅读我书架上的一些存货,比如《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行动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4、小六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好用的APP
比如录音软件Recordium,事务管理APP奇妙清单,财务管理—口袋清单,碎片阅读—知乎日报,同步学习—喜马拉雅,运动健身—Keep,保持专注—Forest,写字神器—简书,知识管理—印象笔记等等。
我对APP是很谨慎的,APP太多会让人变得焦虑。不过我还是选择了以前没有的一些,比如知乎日报、Forest、简书、印象笔记。工具真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成工具的奴隶,要警醒。
P.S 这是我“每周一篇读书笔记计划(坚持3个月)”中的第二篇。开头总是很艰难,写一篇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通过写作进一步梳理读书心得,也是很值得的。愿与大家分享,一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