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在寻成长的路,成年以后,对成长的信念却逐渐减弱,尤其是听人讲到:成年以后,要想深度地提升自己,必须完全地改变,把从前的很多习惯改掉。这时,我甚至怀疑自己:三岁看到老,成年再彻底扭转身上的习性,我能做到么?
幸而,人心念中的事,际遇里总有所回响。在演讲俱乐部,我遇到了关于改变的人生故事,终于安下内心,坚定信念,要在余生不懈地成长和改变。
这次俱乐部的主题是:成为你自己。参加的同学有十来个,按这主题依次演讲。
我听着别人的故事,转着自己的心思。看起来,每个人都在类似的道路上走着,上学,考试,毕业,好工作,升职加薪,担起家庭责任,马不停蹄,又进入下一代的人生循环。我心心念念的,便是成就更好的自己,但在这普遍又平淡的人生里,该怎样让自己独特而光芒四射?难道真要随着,对下一代的付出,默默地埋没了自己的个性吗?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努力,向前的路却好像因为这种努力,僵化了,总会忧虑不努力就无法再继续向前。可是把眼光放得更加深远广阔,我又发现,努力之前,要先确定方向,不然,越使劲越受伤。无问西东,真得很难。
又一个故事开始,这故事如此独特,我顿然领悟,这就是我在找的那个指引,讲故事的人正是我的先知,把她的经验传授给我,让我不再迷茫,坦然向前。
讲故事的人是兰姐,她在北京做书画生意,策展推广书法和国画名家,事业成功。随着那段人生故事徐徐展开,我在她的独特光芒中,逐渐清醒起来。
六十年代,她出生在农村,家里穷,十二三岁不能再上学。同龄的女孩都学农活、做针线,相亲待嫁,继续下一辈的农村生活。她看不上,不愿再过这样的生活,心里暗想,以后一定要离开农村。家族里有位入赘的姨夫,带来一箱书,都是文学名著,她很着迷,常捧了读。家人都不解,村里的,不多干点活,看书有什么用啊?她从不动摇,坚信自己会走出农村。
十九岁,她果然抓住一个机会,到县城里,学拍照片。她特别喜欢,勤谨地学,勤谨地干活,几年后,独自开起一家照相馆,从此开始经商之路。她坚持没在农村找对象,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人,建立自己心仪的家庭。之后,她果然找到钟意的人,爱人有才干,事业做得好,在家乡颇有威望。
有一年,她为爱人的事业,接了沙场的生意,两眼摸黑地开始,到处找人,疏通销路,亲身干起沙场的重活,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索出门道,生意越来越好。她贤惠持家,相夫教子,尽管度过种种坎坷,仍时时感念生活的美好。
女儿已成家,她却不想和其他朋友一样,过起抚养孙儿的平淡生活,反而想到长久以来的心愿,要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那心愿,便是她内心对文化的热望。于是,她来到北京,开始书画生意。这一次,困难看上去更是重重,年龄已届五十,没有书画功底,缺乏行业经验,可是,唯独她的信念,无比坚实。
她说:“我始终相信,只要我有信念,全身心投入去做,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潜力,不怕困难,开始做,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方法,一定会成功。”
我情不自禁为她长久地鼓掌。
这故事,终于让我的心意如此坚定,更加相信,如果我愿意改变,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给世界一点点触动,人生会是多么光亮丰满。我曾经拥抱过的所有不切实际的念头,在这故事的鼓励下,又攒聚到一起,让我有更多勇气去尝试,把心打开,用最开放的思维,学想学的东西,做想做的事。相信这样的生活,即使终将平凡,也会让我这一生,坦荡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