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还是“为己”实际上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从东西方文化上来看,东方,即亚非的一些国家是集体主义的代表;西方,欧美是个人主义的代表。这自然与很久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有关。
西方文学,从《荷马史诗》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更多的赞美那些依靠自己的人,而较少的称赞那些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当成年后与父母分离,就意味着自我是相对独立的。
而在东方,集体往往是先于个人的,相互依赖是生存的重点。就像在中国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够更好地进行粮食生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并不完全独立,自我是镶嵌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划分,对于不同文化中不同地区的人们,以及那些独立的个体来说是有不同的,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是“为人”还是“为己”。在大学有三个老师讲的一些话让我影响深刻。
在大学的一次“马原”课上,老师谈到了这样一个话题,大意是说,当初你们是怎么选择到这个专业的(一个不错的理工科专业),以为是你们在选专业,其实是专业在选你。在从前(上个世纪的时候),上大学都报的是文史类专业,现在呢,工业、科技以及商业化的社会,需要的是理工类的,学经济的人。因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什么的人很少。不管你们的欲望如何,最后大都做了他人的嫁衣。
还有一次课上,另外一个老师,快期末的时候,强调要多做题,习题课一定要认真听,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否则就挂科,别毕业了。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一个老师介绍课程,从最简单的欧姆定律,讲到了现在的第四代计算机,略带调侃地说,你们知道现在在这个过程的哪一部分工作的人做多吗,是后端,应用设计这一块,因为接近应用,是离money最近的地方。
所谈论的大概就是两个问题,存在和生存。
我们的欲望做了他人的嫁衣是关于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中,我们被告知自我是集体的自我。对于独立的自我的存在是模糊的。所以,通过做很多事情,通过别人的认可,他人的肯定来证实自己是存在的。内心脱离自我,在路上流浪。在通往什么的路上,也许是所谓的“成功”。
在我的大学里,依然可以听到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那些鉴赏类的任选课自然在“副科”之列。不用说在中学教育中这样的划分。很多东西都以“实用”来划分、比较,忽略对“美感”的培养。我想对“美”的认识,与存在至关重要。对一些事物中“美”的感知,使人获得的愉悦是独特的,深入内心的,那样的感觉才是存在的重要体验。可以从数学公式中看到美吗,当然可以;可以从一个背影中看到美吗,当然可以。
另一个问题,就是生存。生存是一个大问题,这没错。但是在一些现象里,生存让人做出的一些选择,让人害怕。在去年看到这样一个事,一个北京工薪阶层,刚结婚不久的夫妻,用三百万在二环买了三十平不能住的学区房,就她自己的分析来说,是因为“安全感”。在一个无形的“体面”生存焦虑面前的安全感。
对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说,需要回归自我。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认识自己”,然后成为自己。别让内心走的太远,做好这一场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