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儿回公婆家,婆婆看到女儿扎起的小辫,开始数落:天天上学还留头发,早上起床扎头发多浪费时间啊。我解释说:女孩子爱漂亮,上次减了短发后就不喜欢了,现在想留长头发了。婆婆又说:每天扎头发多麻烦,早上的时间本来就紧张,还要扎头发,多浪费时间啊。听到这里,我闭口不言,想起了女儿剪短发前的那段日子,婆婆几乎每次见面都要说让女儿把头发剪短,我特别莫名其妙,因为我们不与公婆同住,女儿上下学都由我和老公自己接送,早晨起床扎头发一直是我自己在做,偶尔出差,就让女儿带上发卡披着头发去上学,而我从未在公婆面前抱怨过早晨为女儿梳头发浪费时间,反而,我认为早起为女儿梳妆一番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象是把童年那些不漂亮的时光补回来了一样。
看我不再言语,婆婆开始转移,问女儿的裤子暖和吗?我答:还可以,已经给她穿了秋裤了。婆婆接着说:孩子长得太快了,随便买点给她穿穿就行了,那天我在菜市场看到……没等她说完,我急速离开,这样的话题我实在不愿再继续下去。
我的婆婆是一位农村妇女,听老公说当年读到初中,算是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人,嫁了公公后就一直跟着部队(公公在部队工作)住在城里,但自我与老公谈恋爱起,就知道,婆婆很念旧,隔三差五总要回娘家,不时会从娘家带回些土特产,很有成就感。婆婆是一个极度节俭的人,家里沙发布早已洗到有破洞了仍坚持使用,破旧的床单被套总要裁裁剪剪后又重新铺在沙发上或打成新的被套,给自己和公公买衣裤也很少超过百元,偶尔也会从菜市场的地摊上给孙辈们买些衣裤,时时彰显着自己的节俭,也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活在困苦里。
难免,我会心生埋怨,明明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几个儿女早已工作成家,公公在部队退休,薪水也比普通工人高出许多,为何还常常这样?后来,我认识到,婆婆的一切行为都只是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极低,从农村到城市,几十年没能让婆婆融入这个群体,从改革开放到奔小康,婆婆固执的活在过去大家都一样的年代里。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的让婆婆心里认为所有女性(女儿、孙女包括自己)都不值得拥有好的,只值得“随便”,正如女儿的大姑身上有着如母亲一般的投射,极尽的节俭,一样的自我认同感极低。
记得多年前认识的两位朋友,兄弟俩,但性格反差极大,哥哥做技术,安于现状,弟弟勤奋努力,销售工作做的风声水起,九十年代末已月薪上万,但两人的消费观念却截然不同,哥哥对喜欢心动的东西从不犹豫,与朋友相聚也十分大方,结婚之前是一标准月光族,胜在朋友遍天下,月光之时也有朋友收留,管吃管喝;而弟弟可不一样,非打折品不买,吃饭时也会盘算同样菜系哪家要更便宜合算些,十分精打细算。一次两兄弟为一点事情争执,哥哥说,你的薪水是我的五倍还不止,可你看看你把自己过得如乞丐一样。
多年后的今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内心的丰盛与钱多钱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只与你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安全感和认为自己是否值得密切相关。
我们的长辈们大多都是生命极度馈乏的典范,当然那是历史大环境造成的。我的一个姨,人特别善良,很会关心人,但我很害怕去她家,也害怕长时间和她呆在一起,因为她那位于省会城市的近两百平的家简直就是一个杂物间,各种陈年旧物零乱的堆在客厅、卧室,连走路都需要低头看仔细,而和她在一起你一定会不停的听她向你传授怎样买最便宜的菜,买最便宜的物品,怎样将酸奶盒洗净之后利用等等,记得有一次,在甜橙还要7、8元一公斤时,阿姨载回一大口袋,一问才知只需一元一公斤,我还没来得及佩服阿姨的超强购物能力就发现那些橙子又酸又涩,家里无人问津,阿姨就又买了冰糖,削皮入火,炖成一锅名符其实的冰糖橙,只是酸甜苦涩四味俱全,无法畅饮。阿姨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小康之家,可是若要购身好衣,出门打个的士,那都是绝无可能的,阿姨身上有着很强烈的不值得感,不过若说她什么都不舍得,那倒是不对的,她很舍得投资股票、房产、对购买各种保健药品绝不吝啬,三万多的所谓磁疗保健床当天就决定买回家,可是这是真的舍得吗?不是,这是源于深处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宁愿用现在的受苦换一个似乎有希望的未来。当我再次来到阿姨象杂物间一样的家时,一个念头忽然涌出,阿姨对未来是有多么恐惧呀,表面上是不舍得丢,其实是不敢丢,这是恐惧未来再不会重新获得,或者失去获得的能力,才会什么都囤积着,不敢放手。
我自己也曾经是一个自我价值感极低、又十分缺乏安全感的人。上班时,有一位同事,做前台工作,薪水很低,大约只是我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女孩对自己从不吝啬,所以总时毛靓丽,气质脱俗,令我刮目相看。自己相形之下却显得寒酸小气,非打折不买,非廉价不购,产生购买的重要原因不是需要,也不是喜欢,仅仅是便宜、划得来。还常常以能精打细算过日子而引以为荣,沾沾自喜,只是每到年底整理房间时,总会搜出一大堆如鸡肋一般的衣物,丢是舍不得,因为几乎全新,不丢又实在不喜欢,堆不下。
还记得买房时,分明经济条件比弟弟夫妻更好些的我和老公却选择了更小的户型,装修时更是如此,弟弟家贷款将家装修的漂亮纷呈,金碧辉煌,我却只舍得铺了地板、刷了墙壁,还美名其曰:轻装修重装饰。 当听到别人夸我节俭,而批评弟弟奢侈时,心里还暗自高兴,其实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等到哪天很有钱了,再好好买大房子,好好装修。
然而,哪天不会到来,永远只有当下。
毫无疑问,我们的积蓄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我们所期待的哪天依然没有到来,因为内心的丰盛与否与钱多钱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我们一直倡导和践行的节俭不过是我们对自我的价值认同感不够、不够自信而已。
我决不是在提倡奢侈浪费,也并不是说节俭可耻,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盲目的节俭也许并不是真的节俭,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行为中去拷问自己的内心,我们是在弘扬传统美德还是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或者是现在、当下不配、不值得最好的东西。 如果是后者,那么请提高自信和珍惜今天,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天都是唯一的,每一天都值得过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