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重阳,原本年少的我自然不会记得这与我没太大关系的今天,家中老人也并未很看中今天,这些年也未提起过。偶尔几次看到新闻播放重阳节登高的短短几分钟报道,才知道“哦!今天是重阳节。”没有什么聊的,这话题自然转瞬即逝。
毛泽东说过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身在他人乡,登高思亲人。
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
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最后却空余白发。
等等,这些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在今天的日子里抒发情感。我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体会。自己本人对于重阳节没任何感觉。
现在社会似乎把重阳节看成了一个机会。一个赚钱的机会,景点爆满,流量飙升 什么中医中药都畅销。并不是说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只是关注这个的人少了,好像没有那么纯粹了。是的了,没有什么不受时间的摧残,有的只是“与时俱进”
之所以得知重阳节,是为了看看党的二十大还有几天。好吧,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重阳人”。深入现代社会的我,只不过时代潮流的籍籍无名的一个罢了。
这几年好像没有什么节是认真过过,除了生日。春节,中秋节什么的只是期盼着放假而已,也许是因为空间通讯太过便利,又或许没有真正体会过相思之苦,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对于家人没有情。
继承与创新是相互结合的。但本身的内在意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消磨而变得冷淡。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东西了。保留一部分在以时代结合或许也是最好的办法了。或许百年,可能重阳节消失了,也有可能只剩下一个名字的空壳罢了。记住这一天,好好珍惜这一天,或许不久将来就会消失。至少几百年前的时代印记,在我们的灵魂上刻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