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研究生,会不会有人问及你,为什么选择读研。乍一想来,还挺难回答的。如果总是解释不清楚这个问题,却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我们可以逃避说,读到本科是长辈和社会设定好的;但22岁之后的生活,应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系统学习、开展研究、解决问题,这些可以是读书的过程与结果,如果作为选择的理由,未免有些草率与虚无,远没有理想远大立志做学术、读博士拿学位走仕途等来得真实。
去年这时候,我确定了读博。选择读博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我明确了自己未来是在工业界,这决定了我做工程而非科学;其次,我有三种选择,工作、读硕、读博,都没有概念;然后,从导师方面,我了解到博士具备把握方向的能力,整个博士期间完整的训练就像是一次创业,另一方面,我看到的是读硕的师兄在实习和实验室之间的权衡,而系内并没有本科直接工作的氛围;最后,我选择了读博。
逻辑上的事情,往往并不真实。
如果在大三就出去实习,我或许会在本科直接工作和继续读书之间犹豫一下。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导师,我或许看不到很远,会因为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而继续在学校里读个硕士混日子。如果早早接触科研读文章,我或许会发现国内外的科研水平的差距,给自己一个足够的理由来克服惰性准备出国。
当然,没有如果。多数人跟随潮流而动,习惯安逸,接受惰性。我属于多数人。选择也就变得比较简单:大二没有下决心出国,便留了下来;大三就理所当然的等推研;进科协后认识了师兄,感觉师兄的实验室挺好的,那我也去吧;和老师聊过后,老师推荐读博,我就读了。其实,直到推研结束,我仍然不清楚实验室具体在做什么。在很多时候,环境给予了一个人起点,也同时决定了这个人的高度上限。如果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永远记得“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去年暑假有一个插曲。原以为本校很难有人和我竞争,在实验室读博基本已经确定。当7月份得知有位同方向的硕士也想来读博的时候,未来变得很不确定。自己突然没了那种目的性极强的做事感觉,甚至对追求卓越产生了疑问。接下来的一个月,怅然若失,慢慢褪变,磨平了心思。8月份导师答应我来读博的时候,最强烈的感受是,来之不易,受之当惜。从那时起,读博变成了一种承诺,守信成为了一种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一个方向,往往选择的是相信。我选择读博,是相信导师,导师的目光眼界和为人行事,值得我认真学习;相信实验室的氛围,悠久的科协基因,实干、挑战、创新;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我会希望,能在生计之外,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真正提升自己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题图:Intuition in decision m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