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是有所反馈有所思索,从现象界看,从而思考更进一步接近本质的东西。
好久不见,也是许久不曾见。
从琐碎中抽身为了从更抽象角度思考——
“既浸润其中,也抽身旁观。”
SLIGHT HEAT
#2021#
图片
////
(一)看见非“见”
曾经想到小时候很奇异的想法:如果我不是“我”,我是一个物体,“我”有什么感觉?
如果这个世界并不如我所感知的那样,会是什么样?
我看到的是真是我看到的吗?
看见非“见”。
图片
图片
(二)问题的背后有着变化
平衡的打破产生了新的问题情境,而平衡的打破是基于变化 。变化是从有一个相对的起点到终点 。
站在起点,我们仅仅只能看到起点,了解起点的自身。而站在终点,我们可以看到全程,看到起点的自身,看到过程的自身,也可看到终点的自身。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终点,不妨从打破平衡的开始的起点开始思考。
图片
图片
(三) 水中人与岸边人
脑海里有一个非常抽象的场景——
昨天,有个人站在河水里,他感受到他所在此处河水流动的力量与水温,他看见河里面的生物。
“原来这是河水的感觉。”他说道。
今天,而当他站在河边 ,在岸上观望,他看到一条完整奔流向前的河流,他知道这条河是以怎么样的姿态整体呈现在此处。
“原来这是静静的群山中流动躁动的河。”他说道。
昨天的他是感受视角,全方位 ,他浸润其中,他深知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呼吸到的感觉,“河”是一个立体的存在:画面、声音、温度、深度、内部。
今天的他就听见、看见,他没有一寸肌肤感受到河水,“河”是一个画面加声音的存在 。
昨天的他浸润其中,他每一寸肌肤都是河,而他离开了河,他就无法感受河。
就如我们,当我们融入情境我们站在河里,每一寸肌肤的呼吸都是与情境息息相关,当我们抽离其中,我们变得相对冷漠,冷眼旁观。
岸边人理解不了水中人 ,水中人理解不了岸边人。
只有水中人离开水,才能成为岸边人 ;只有岸边人进入水,才能变成水中人。
水中人要“动”——改变他所处的位置与视角,缩小视角,脱离感受脱离情境,以相对人的身份看其他。
岸边人要“动”,改变他所处的位置与视角,放大视角,进入情境进入感受 ,以绝对人的身份看自己。
生活中,都是这 两种角色在交替,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更清晰全方面了解“河”。
对问题也是同样的,从绝对人到相对人,从相对人到绝对人。
图片
(四)你看到的≠我看到的
发现这个世界上对于视角的转化很多时候变成“你看到的 ”与“我看到的”矛盾。
当有质疑与怀疑,我就往往发现——“你看到的≠我看到的”。
我们选择相信了“你看到的是对的”或者“我看到的是对的”就是意味着一种对另一方看到的绝对抛弃。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概而论,难道不用思考“为什么你说的是对的?”或者 “为什么我说的是对的?”
除非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准则要求和经过多方论证的真理,一般而言,别人没有绝对的正确,同样我们也没有,没有人轻而易举地从根本而言决定正确与否。某些因素能正确概率但并不是意味绝对正确 。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观点一直是多元化的,视角也可以是多元化的:你看到的≠我看到的。
图片
图片
(五)思维不定势
一句名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最常见的视角是说“物是人非”。
但是我今天想提出一个看法 :“年年岁岁花相似”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带有惯性的视角。
为什么作者“岁岁年年”后看的花还是“花”,而没有把花看成“泥土”,为什么他始终看到的是“花”这种形态之一——成形的花瓣,而并非是花凋落后的“泥土”形态。
花不仅仅有这么一种非常惯性的形态,我们第一反应想到花都是它平日里面的形态,它可以有很多形态。
这是一种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潜移默化到了人生方方面面,一方面它意味着规矩 、齐整、逻辑、严谨、统一、高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循环单一。
思维不定势,也许就存在若干可能性,试着以创新性的视角看看。
改变的应该是我们看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