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已经一年,都没有好好得总结一下自己的大学四年,最近看着学弟学妹们毕业,又想起了本科阶段的一些事情。在这里做出总结,也算是对自己一段生活的总结。
记得当时高考结束,提前批写了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还为此去给眼睛做了手术,但后来综合面试没过,就走了第一志愿,学了物理专业。想想当时的专业志愿填报:统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除了统计是有问过家里的一个学统计的信息,其他专业完全是就是根据高中所学来的,现在想想对自己还真是不负责任。好在大学阶段过得充实快乐,并没有因为专业选错而后悔。
学习
学习真的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中老师一直“忽悠”我们说,“现在好好学习,等到了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了”。其实不然,高中时的成绩基本可以与自己的成功划等号,而到了大学,会发现除了学习,我们还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我并不觉得这就可以认为学习不重要,这种想法其实隐藏了不学习的后果,反而给自己一个心安理得不学习的借口。
如果热爱所学的专业,以后要靠这个专业混口饭吃,那实在是想不到任何理由使自己随便水水学习,混到毕业;如果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也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我有一个同学,对物理十分排斥,对设计却十分着迷,我还记得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他送了我一个DIY的帽子,本科一年之后,他转专业去了设计学院,在我看来,他肯定会在设计方面有所成就,至少他热爱现在的工作。如果不能转专业,在我看来如果想做的彻底一点,不妨重新高考一次,重新选择自己所认可的专业;或者就继续原有专业,却同时学习自己所需要的,这会很累,但我个人却觉得更加值得提倡,毕竟高考的发挥失常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打击。
我所学的物理专业,是一个朋友会替我头发担心的专业,但却是我比较擅长的。四年下来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还算满意,虽然不是顶尖的学霸,但也没有挂科,1/3的专业课能拿到4.0的绩点,每年也能拿到奖学金。从大三开始,对自己以后的路有了一点想法,不想继续搞理论物理,转而自己学习些工程方面的知识,学习C++,做了一个Kinect开发的课题,终于有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感觉。
社团
社团、学生会是获得非书本技能的途径。
在社团、学生会中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共同话题交流起来总是格外舒心,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通过与人打交道,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书本上不曾告诉你的知识,或者说是经验。也许有的书会告诉你怎样与人打交道,但只有自己去做过,才会体会到这里面的学问。之前在一次比赛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我作为我们系的领队,与主办老师大吵大闹,现在想想当时还是没有能力去好好处理。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大二结束我在竞选学生会主席团的事情,5选4,需要每个人做演讲,最后淘汰的是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了演讲的重要。记得当时我一直拿以下的话来安慰自己:“我是做得多说得少”,“能够投票的人群组成有问题,很多人都是平时不怎么参与学生活动的”,现在再看,自己就是欠缺了演讲能力。前几天一个老师给我们说,“一个人肚子里十瓶水,只能倒出半瓶,这不叫有能力;而一个人只有半瓶水,却能倒出十瓶来,这才叫有能力。你都没有能力把自己的能力给体现出来,这叫有什么能力”,听起来确实在理。
提升
一个人每天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剩下的8小时,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学四年是一段特别好的时光,时间充裕,又没有压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毕业后也会有不同的人生。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剩下的时间如何利用,将很大程度决定之后个人的发展。
大学期间,与别人相比,挺遗憾得没做过实习,没学过英语。现在读研期间,依然对毕业后进公司情况不了解;现在需要跟国外的老板用英语交流,蹩脚的口语真是一直让我心痛。同时自己学习了一些编程知识,尽早进入实验室做课题,使得自己与同一级的小伙伴比有些小小的优势,这应该算是我在本科阶段打下较好的基础了。
如果重新读一遍大学,我相信自己所选的路跟现在比恐怕也不会差很多(大概是因为我才毕业一年),但在很多细节方面,比如寝室的关系,有些小事的处理上应该会更加慎重和认真。总得来说,大学四年过的很开心,很充实,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