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一一的人间3000问的第9个话题。
今天的主人公不是我,是我的闺蜜。
她跟我讲述了疫情期间她的“慎独”生活。
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对于文字有天生的敏感,比如她没有用“孤独”,用了“慎独”两个字,这体现的是她的一种思索。
我的闺蜜应该算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从小品学兼优,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我们也就是那时候认识的,和一个文科女相处的好处就是你永远不用担心自己的选修课论文。
工作以后,她辞去了原本父母安排的事务,做了一个全职的语言培训教师,具体哪个公司就不说了,总之是一个很火的线上线下都有全平台业务的大厂。
她是一个地道的杭州人,本来打算晚几天回杭,可是遇到了这次祖国的大事件。
就这样,在自己租的小公寓里开始了这个无比漫长的假期。
她说她其实以前就设想过,要专门花一段时间尝试彻底的一个人独居,没有社交、没有聚会、没有各种线下应酬,完全屏蔽起来,但是苦于一直没有很好的时机。
想不到会在这样一个本该欢庆的节日,却阴差阳错得以开展这样一次“实验”。
我们每天都会视频,所以这段时间可以说我对她的行程了如指掌,当然这个行程指的是从家里的卧室、到洗手间、到厨房、客厅……
起初的一个礼拜,她觉得很爽,她得知国家要求大家全面禁足的时候,她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脱光衣服在家裸奔。
她说她突然想起大张伟以前在一个综艺节目上说过,他第一天离开家里在外面自己租房的时候,第一件事是也是脱光光,在出租房里放肆嗨。
“也许人的原始性是永远不可能去除的,这就是人类学的奥妙”。想不到她因此竟然能上升到一个人类学的高度,不愧是我的闺蜜。
然后她就开始这稍显“放纵”的第一周,家里物资都还算充足,加上平时就有屯东西的习惯,甚至连口罩她都早在上个月就买够了好几大盒,只是现在禁足了,也并用不上口罩。
每天她的一部分时间就花在了买买买,没错,她的理论简单而纯粹“鬼知道疫情要持续多久,先买了再说,别等到限购了就后悔了”。
其余的时间,她就跟我唠嗑,还有追剧,她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血疫》、《切尔诺贝利》、《庆余年》,是的你没听错,她看的剧种类繁多、什么类型都可以接受。
还有的时间就各种做美食来诱惑我,各种花式甜品,甚至还做了两天烧烤。
就这样,这7天“荒唐”的日子结束了,2月1日那天,她跟我说,她要“慎独”了。
慎独这个词,是古人用来表示一种人生状态的,一个人,没有规则、外界干扰你的时候,依然保持一种足够的自律、审慎的状态。
很难想象,这个词从一个2020年的小姑娘口中说出。
闺蜜说她其实就是故意放纵的前七天,她设想过,如何解除沉迷、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置身其中,并疯狂的置身其中,直到你想吐(当然,不包括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
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有用的,她说她现在就开始感觉厌烦了,再让她追剧、吃好吃的,她开始感到烦躁,于是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促使到寻找新的事物。
她说她由此看出,人骨子里就是有喜新厌旧的成分,而且永远有一颗好奇心。
她开始觉得需要自律了,找了一些网课开始研究,金融的和设计类的,各找了一门,在网易云课堂上,她趁着打折赶紧下了单。
紧接着,她又进行了一些整理,最终总结出这样一个“慎独”清单:
2小时网课学习(一天一门,两门交替学)
2小时各类写作平台投稿
1小时自己的头条号创作
2小时读书
1小时新的一年工作计划整理
半小时hiit运动
这个清单她告诉我以后,我算了一下,一共是每天8.5小时时间,她说她也不框定具体的时间点,总之每天完成一项打个勾,看能坚持几天。
结果,她一直坚持到了2月末,因为3月初以后她开始居家办公了,有些时间要缩减,但是依旧是每一项都会做到,不管花多少时间。
她说通过这次漫长的假期,她拿自己当试验品,起初几天是很有兴趣的,每一件事甚至超额完成,大概到了10天左右,开始产生了一点点的抗拒心理,她使用的办法是,和以前上学一样,改成40分钟换一个事情做,中间再加入10分钟“课余休息”,比如奖励自己看一会儿抖音、一会儿电视剧之类。
“没有必要对抗自己的欲望,你只需要控制它,欲望是可以反向推动你的进步的”,她说这是她总结出的一种人生状态。
和她一样,被她指引,这些日子里,我也定期的做着自己的小schedule,发掘着自己的潜能。
就像闺蜜说的,欲望的存在,没必要彻底压制它,变成一个冷酷的人,欲望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我们多半都是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做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学着“慎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找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你也是一个人扛过的漫长假期吗?如果还在家里办公,如果觉得今后想要给自己一些充实感,那么请试着和我们一起,开始这场有趣的人性实验,在孤独中规划自己的schedule。
(本人所有的文章配图均属于随性搭配,和文章内容关系不大,仅供欣赏。它们均来自于本人的手机相册,虽多数是本人亲自拍摄,但万一不巧涉及版权纠纷,请及时指正联系,同时如果发现有人未经允许盗用图片,本人也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