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面对的是接上互联网的电脑,想必这是大家的大同小异之处,但接下,若看的网页、所接收的内容来源,仅限于qq.com、今日头条等千篇一面的信息内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想而知是同质化的、原地打转的思考质量与信息存储。内容生产(自己的写作)的原料(阅读源),质量太次、品类太少了。
由此,在看新闻这一日常行为上,还真需要警觉自己所看的网页,看自己在网上的每个网页所费时间的饼图,细想可能会吃一惊。浏览大众新闻、吸收了在当天看来可能是热点但拉长时间来看是无意义的“知道型”的干瘪信息。
那么,应该怎样浏览并积累靠谱的网页与内容呢?我主要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自己欣赏的人、找到本专业领域内的牛人(Twitter上follow,去关注他们的日常),他们本人的产品及其推荐。
2. 尽可能不看中文,看英文。
3. 在浏览器加个插件Alexa,排名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质量;同时,有TIME 评选的The 25 Best Bloggers,也是个泛读的可挖掘的好来源。
4. 几个大的网站,可以作为探索的入口:Youtube、Ted、Facebook的Like Pages页。
找到优质内容源的可能路径,不是一溜烟的堆砌,因为堆砌起来的,很少会去深入地看每个网页。更为有机的,是遵循自己的兴趣路径,自发的生长。比如这几天,跟读清晨朗读会,知道了Leo 的Zen habits,在Leo的自我介绍里,知道了25 best bloggers并google之,浏览到有意思的关于二战的图片与评述......
这样的探幽索隐、这样的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以及他人看起来庞杂但自己心里清楚是有机联系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