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唐代诗人李贺在《致酒行》诗中有“少年壮志当拏云”的句子。这些语句说明少年立志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发展和建树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
少年毛泽东在韶山读书时不满私塾的陈规陋习和古板的教学方法。一次,老师毛宇居要外出,临行前,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不准出私塾。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毛栗子,也孝敬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道:“谁叫你到处乱跑?” “闷在屋里头昏脑胀,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放肆!”毛宇居脸涨得通红。毛泽东说:“那你叫我背书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是难不倒这个学生的,便心生一计,来到院中央,指着天井说:“我要你赞井!”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赞了起来:“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同学听了都拍手叫好。毛宇居却弄得很尴尬。学生的敏捷才思,使他钦佩,也是他意识到了自己教学的弊端。这首诗托物寓意,表达了少年毛泽东不愿囿于“象牙之塔”,渴望走向广阔天地的强烈愿望和经风雨、见世面,成就大业的远大志向。
毛泽东正是在少年时代就立志高远,才下定决心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寻求知识,寻求真理。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要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去读书 。临行前,他写了一首《呈父诗》夹在父亲的账本里。诗中写道:“孩儿离家去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胸怀天下,四海为家的雄心壮志,跃然纸上,掷地有声。
凡是来东山高小读书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读经”、“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却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写出了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校长李元甫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在此期间,他写过一首七言绝句《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首诗托物言志,通过对青蛙形象和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那些瞧不起自己的纨绔子弟的蔑视,道出了自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心无旁骛,韬光养晦的雄心和状态,流露出自己将来力主沉浮,啸傲寰宇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
志向是人生的动力,知识是腾飞的翅膀。毛泽东正是在少年时代胸怀远大抱负,获得渊博的知识,付出异乎寻常的艰辛努力,才取得卓尔不群的宏伟业绩,成为扭转乾坤的一代伟人。少年毛泽东早立志,立大志,常立志的事迹给我们青少年朋友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因此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把握机遇,珍惜青春,像毛泽东少年时代那样,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从小立大志,长大成栋梁。
(此文曾发表在《家庭教育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