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孩子的自白:
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照出
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
我将用我的行动
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问题家庭和亲子关系的话题一直都想去触碰一下,但是从来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语言表达明确。
似乎就是一种机缘,昨天终于将三周之前推荐给学生的央视纪录片《镜子》看完,更巧的是也看了《奇葩说之如果有一个可以一键定制孩子人生的按钮,做父母的要不要给孩子定制人生》,大小奇葩各抒己见很是热闹。
其中很多的观点都在无形当中回应现在社会中的最常见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问题。
正方的观点,飞飞大王首先提出了完美一词。他说如果有这样一个按钮,肯定是要按下的,因为按下去孩子就有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可以不用像自己一样穷尽半生在努力追逐才开始享受别人眼中的好的生活,不用让自己的家人有时可能等完一生都看不到自己光鲜亮丽的那一刻,可以让在乎的人去在茶余饭后将自己的丰功伟绩进行炫耀和赞美。
反方提出了一个质疑——什么才算是完美人生呢?
他们于是对完美人生下了一个定义:完美人生就是一生有着更多的选择,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有更多的将挫折的伤害降到最小的选择;在生命危及之时,有更多的机会去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危险;在恋爱中有更多选择幸福的机会。完美就意味着有足够的财富、健康。
只是我们谁都不知道这种人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反方观点中以自己人生为例,他们也许做过叛逆的孩子,他们也许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
他们不愿意将自己认为的完美这种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自己去体验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人生中没有磕绊,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了分享的乐趣,没有了亲情的可贵,没有了受挫后的失落,他们会回归到空虚寂寞。
最让我感到感动的是张泉灵讲到了一个事例,她说美国有一对夫妇,女子患有遗传性的乳腺癌,于是他们通过基因的片段选择做了试管婴儿,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将自己孩子未来的命运引向了规避身患乳腺癌这种疾病折磨的轨道。如果你是这位母亲,面对面前这样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孩子一生的按钮,你会不会按?
听到这里时,脑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之前给我讲述他这一生都在犯错的老人哭泣的画面,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他的孙子成为了违反近亲结婚的试验品,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按钮,我想他应该会去按下去吧。
回到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来,如果这些父母真的有这样一个机会去给自己孩子创造一个一生完美的生活,他们肯定也会义无反顾。
他们把这个叫做爱。
因为我爱你啊,似乎成了很多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最无法承担的重力。
在纪录片中所有叛逆的孩子其实用辍学或者网瘾这种方式来和父母对抗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家庭教育制度的问题。
在孩子们眼里,父母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工具或是自己的一个玩偶,没有思想没有自由没有选择权,他们的人生就应该充斥在每天的学习中,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童年。
当一个孩子向父母反应学校过于压抑他想逃离时,父母是怎么回答的呢——“几千个人都不觉得压抑,就你觉得压抑?”
这就是当今社会下父母用理所当然的理解去和自己孩子进行的互动。
每一次许下的诺言总会被下一个也实现不了的另一个诺言所掩藏,所谓的陪伴都让工作消磨殆尽。
当一个家庭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下班(放学后)都不能够进行沟通的家庭,取而代之的是一天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问题的堆积总会爆发,而每一次爆发肯定从孩子开始,因为孩子是那种感受的最深的体验者。
“我不愿意按照他们的人生轨迹走,他觉得我就该上大学,上了大学才会有好工作,才能像他一样过上现在的生活。这是他的生活,不是我的。我就想去当流浪歌手,我想做背包客,可是他们总是说我这不行,那不行,每次这样的时候,我就想挣脱他们,证明给他们看我可以。”
孩子极力反抗的时候,而我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在指责在委屈,我将所有的最好的生活给你了,让你吃穿不愁,而你就这样报答我?跳楼、割腕、早恋、将我们赶出家门。。。
我们似乎已经这样认为了,物质生活就该是最大的满足,可是家长们错了。
孩子要的不是物质,他们要的是陪伴、理解、尊重、倾听。
家长对爱的认知出现了误区,他们以为爱就是控制,你要听我的安排,你要回到学校接受教育,你要穿我给你买的衣服,你要理解我工作的辛苦等等等。然后就是你是我的孩子,你不能够让我伤心,你不能做我无法接受的事,你要快乐的成长,你不能叛逆。
这就是经济社会中的物质增长越来越迅猛,我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过于着急的状态下的一种必然,我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与共鸣,我们在精神层面出现了断层。
我们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时候,却要将他们拦腰折断,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当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他们就会用最极端的方式——辍学,来表现。
因为辍学不是他们对教育自身的抵触,而是在孩子眼中对父母无情控制最有力的的申诉。
是啊,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成为一个太太或者丈夫,我们也没有去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爸爸或者妈妈,可是我们却是用了人生最长的一部分时光来扮演这几种角色。
与之不同的,我们用一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去获得一个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者是心理咨询师或是医生护士,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去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我们把这种角色看成自己维持生活的密钥,并乐在其中。
出现一个问题时,我们会向更有经验的人请教,寻找最佳的方法解决,相同的当家庭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却避而不谈,为什么?
我想这一个问题,在以上的内容中已经诠释完全。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按钮,你会怎么做?
你所谓的完美就是真的没有任何遗憾?
你所谓的艰辛就是真的毫无意义?
你一直说的快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或许最有意义的才是有价值的,
最有价值的并不一定真的有意义。
一路成长,一路反思,父母并不是什么都会的钢铁侠,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当爱不是从父母的口中喊出,而是孩子随时随地去讲了,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最让人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