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
我一开始并不能领会这闲所给我带来的轻松快乐。
后来我知道,是我平时太闲了,以至于不需偷闲,手里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宛如土豪。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思更像是忙里偷闲,想要领会闲带来的惬意,前提是一定要忙起来。
2.
我一直有几个不好的习惯,一是懒,懒倒没什么,毕竟谁都会有懒的时候。可怕的是我自我说服能力特别强,这带来的恶果就是我一旦把自己说服,那这几天一定会玩得心安理得,想都不会想我还有什么事情。假如三天后有个很重要的东西要写,那一定会在一开始我的心里就冒出这样一个声音:不用急,我这几天一定会自觉抽时间写的。然后把之后的每一天设置好提醒,看着每天满满的提醒,一股自我满足感会突然从心里油然而起,我真是个又积极又勤奋的人!
到最后,事情的结果往往是,每当提醒的时候,我都会开导自己没关系,时间还多,我还可以慢慢玩。直到最后一天最后一次提醒出现,我才开始慌起来,手忙脚乱的把事情做完。长舒一口气:我可算没啥该时时操心的事了。事实上我大部分时间一点心都没操,就最后实在不能再拖了才开始着急。
是的,我就是太闲了,才有能将事情一拖再拖的机会。
3.
这样带来的后果自然有弊端,那就是做出来的成果不敢恭维,往往还面临着被打回来重做的风险。可除此之外,我隐隐觉得:最后逼自己在短时间内做出来所带来的如释重负的酸爽,是每天着手做一点最后不紧不慢的完成所比拟不来的。
甚至我还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仿佛刚刚孤胆拯救了世界。
可说到底,这也只是一股虚妄的成就感,相比与好好完成所带来的实际用处,这股子虚妄没有丝毫用处,甚至这种虚妄还会导致自己变得更懒。这种感觉就像吃垃圾食品,滋味甚至胜过正餐,令人欲罢不能。
可我同样也深知:垃圾食品不能吃一辈子。
4.
垃圾食品和正餐给身体造成的后果不同,那么忙中偷闲和一味闲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也势必不同。一个大有裨益,一个徒增弊端。
克服吃垃圾食品的方法有二,一是下定决心,绝不再碰,且说到做到。此法颇难,非有大毅力者不能完成。二是无垃圾食品可吃,即使有想吃的念头也无垃圾食品可寻。
对待懒同理,若无大毅力,克服懒得好方法就是,给自己安排尽可能多且不做会对己对人心怀愧疚的事情,以至于多到即便想推也腾不出时间来的程度。
当自己彻底忙起来,一开始会抗拒,然而自己又不得不动手去解决,也只好强逼着自己。如此这般的过一段时间,即便心有不满,却能适应这种忙的生活节奏。
待到忙得心神疲惫时,给自己身心一个放假的空档,喝一口咖啡厅,品一口香茗,或者出门走走,看看这大好河山。使自己在忙得节奏下得到一段时间的解脱,不单单能体会到超越最后关头逼自己完成工作后的轻松快乐,还能使平日的生活富有意义,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提升。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忙起来,才更能领悟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