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桌前,又已经过了22:30。
今天刷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此有用非彼有用,因为,还没有用。
用起来了的,只有一小部分。
昨天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其实是需要帮助的,早上立马把《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翻了一遍,又对比了《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意识到除了写作对象不同外,里面提到的7个习惯,其实是一样的。
为啥一样,还都卖得那么好?买一本不就完了吗?
对象不同。书里的案例和场景也有很大差别,当你有代入感的时候,这些东西会更容易往心里去——虽然里面有些案例,其实不符合中国实际。
不过不影响大局。
如果简单地提炼7个习惯,连顺序都相同,然而,我确定如果干巴巴地跟5岁的孩子讲,“你要积极处世”,孩子会用萌萌的眼睛一脸懵圈地看着你。
对不同的对象,要用不一样的话语。
白天在外面,晚上俱乐部有活动,按照我以往的安排,中间就不回家了。
可孩子的学习问题得解决呀,要考虑时间延迟,效果不可能马上就显,早搞定早了。
于是,中午跟朋友吃完饭后先回了家。
确实娃有不明白的题。
我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也没有上来就辅导。
而是让他自己先念了2遍题,然后根据理解的意思,画一个图。
画完看他的表情,我就知道他明白该怎么算了。
有些“难题”,看起来确实不容易。可如果我们给自己机会,先静下心来好好读读题,看明白要求,再来根据已知条件/已有资源求解,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是我们明知道有解的问题。只要花时间,总能得到一个答案。
还有些问题,超出我们当下的解决范围。
比方说:
宇宙到底有多大?
为啥自己说好要写作,写着写着就开始吃东西了呢?满足的到底是口腹之欲还是逃避的其实是压力?为啥?
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把这个问题忘掉。如果它足以勾起你的好奇,自然而然会存到你心里的问题库里,没事拿出来做一下“思维体操”,最后,说不定就解决了。
就像《钢铁、细菌与枪炮》,贾雷德·戴蒙德回答的,就是成书25年前几内亚一个叫耶利的政治家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用时间来发酵,最后才能酿成“思想美酒”。我们需要具备判断一个问题是当下马上能解决,还是只能期待以后,或者要别的资源组合才能解决的智慧。
拿学习来说,大人的学习和孩子其实是一样样的。
有些关键点,会极大地阻碍今后的效果,那当然要马上想办法解决。譬如有思维定势,“我就是学不会,妥妥的榆木疙瘩”,那就得先打破僵化思维。
识别关键点,需要智慧。
假如你发现自己三番五次卡在了同一个点上,那么,无论多难,都需要去思考背后的底层知识/概念/理论到底是什么,再想办法去磕下它。比如,你打算拿数据分析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却居然连中位值和平均值都整不明白,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怎么发现自己是不是总卡在同一个地方?
记录。
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的细节回顾下来,分析没解决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相信我,写得多了,你会发现有些问题会有交集,而且解决办法简单到令人发指,可能只需要把笔记写清楚,而不像原来一张纸上鬼画符,连自己都不晓得写了神马东西。
到点儿,停笔。
晚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