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每个村上都建立了学校,上小学不用出村。我们村的学校就在老屋的后面,出门就到,省去了跑路。
小学共五间教室,红砖瓦房,在当时看着大气漂亮。中间一间既是办公室也是住校老师的宿舍,东南角盖了半间房,作为厨房。学校没有院墙,空间很大。学校后面是一片杨树林,空气清新。夏天,晚上嫌家中热,附近的住户,常拉张席子,在教室前的空地上,睡上半夜再回家。
小学生活应该是趣事多多,记忆深刻的阶段,但因一个老师的意外去世,淡化了其他的记忆。一想起上小学的时候。脑海中除小学的面貌外,就是对那个老师的怀念。
那个老师教我们语文,当时40多岁,他不是我们村上的,是从外村调来我们学校教学的,吃住在学校。干净爽朗,风趣幽默,每天自己做饭吃。晚上学校净下来的时候。他常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和附近的村民聊天、讲故事,村上人都夸的好脾气。
学生特别喜欢听他讲课。他当时教三个年级的语文。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到了上课时间也不见他的影子。这还是头一次。学生都翘首以盼,一直到快下课的时候,有人来送信。说他再也不能来上课了,他走了。
走了,上周六还好好的给我们上课说走就走了。其他老师难过的说不出话来,学生不相信,跑出教室,对着大路张望,希望能看到他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出现。村民止不住不感叹:"多好的一个人啊!说没就没了。"
因为惋惜,所以人们常常念叨他,说他去世的过程。
他本来是想头一天晚上来学校的。妻子说:"反正学校明早才上课,你一个人去了还得自己生火做饭。不如明天早起一会儿。"第二天,天还不明他听到院子里有羊叫的声,以为谁家的羊跑进院了,就起来看看,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然后对妻子说:"说紧早不紧晚,反正起来了,就早去学校吧。"妻子说:"天还不明,又冷,再躺会暖和暖和吧。"他和衣往床上一躺,妻子听到他嗓子咕噜一声响,再和他说话,就没了回音,就这样走了。
后来听吊孝回来的人说,他的妻子不能接受他他说走就走的事实,当时就赶紧去让人求神拜佛,看能不能把他追回来。“神坛”上的人说:羊叫就是来接他的,你们来晚了,他已走的太远,追不上了。
现在想来,他应该是突发脑溢血吧。当时,他的妻子一直自责,如果不劝他晚会走,也许就没事了。世上好多事就是太巧合了,没有那么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