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群的作业是观看电影《怦然心动》,今天看着这个作业的时候,还想着可能没有是时间看。
可没有想到,下班开车赶到高铁站,高铁竟然晚点两个小时,正在担心来不及接孩子,犹豫要不要就干脆开车回去。打电话给孩子奶奶,没想到孩子奶奶今天有事正好有事在市里,可以去接孩子。我就不用开车回去了。(车技不行,不敢上高速)我就安心在高铁站等车,利用这段时间看电影。
整个故事看下,最让我有感悟的是:男孩和女孩的家庭关系和对待孩子的方式。
小女孩有爱、勇敢、有力量、安全感、资格感······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一个好孩子的最有要求。
今年4月我去上了吴文君老师的课,第一天她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是活着的吗?这个问题我一直的在思考,常常想自己是活着的吗?自己的生命状态是怎么样的?我孩子的生命状态是怎么样的?
小女孩就让看到了什么是活着的生命状态,有活力,有爱,有好奇心,尊重自己的心。
她的家庭关系也很好,父母相爱,对孩子尊重、包容、支持、满满的爱和去条件的接受。
反观男孩的爸爸,为什么会对别人那么挑剔,源自于对自己的不接受。
我反思自己能不能做到像小女孩父母那样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做到。
一个热爱生活,爱自己,充分活着的人,都是发着光的,让人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