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遍易仁永澄的博客《别告诉我你懂时间管理》,从本质上搞清楚了时间管理是怎么回事。
以下用圣诞树模型做一个小总结(大神的文章要反复读,第一遍理解粗浅,请勿介意。)
四个收获:
1、搞清楚了时间管理为什么那么难学。
-理论模糊,难以精准把握本质:市面上很少有书或者课程把时间管理的理论、本质讲清楚,理论模糊、本质难以把握,就会导致陷入表面层次的讨论,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
-市场混乱,好坏难分良莠不齐:市面上讲时间管理的人各种各样,课程各种各样、工具各种各样,我们到底听哪一门派的,到底用谁的方法,到底听谁的微课,到底用哪个工具,到底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感觉好难选择。
-师资缺失,无法解决学员疑惑:很多老师水平有限,并不能真正解决学员的问题。
-急病乱医,浅层学习融合低效:因为无法做出选择,所以随便选择。反复在低水平、低层次学习,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方法错误,普通训练标准过低:我们要从本质学起,才能举一反三,然后刻意练习。
2、搞清楚了时间管理是干嘛用的。
时间管理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不同人的身份、目标、问题不同,需要的时间管理方案就各不相同。不把目标、问题搞清楚,就胡乱进行时间管理,很可能效率低效,甚至适得其反。
3、了解了成长的两种导向。
问题导向型:通常情况下,自己被问题所困扰,非常期待能够解决问题,而成长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伴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被消灭,成长也就出现了。
期待导向型:这种导向下,人们会觉得自己还蛮不错的,自我评价也很高,没有太多的困扰。这个时候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可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也就出现了期待导向型。
4、知晓了两种成长导向的应对策略。
问题导向型策略:复盘、导师指导、针对性积累。
期待导向型策略:本质导向、系统学习、付费学习。
三个感受:
1、再一次明确了本质导向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己叨叨坑里面。
这一次清醒的认识到时间管理只是手段,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目的。根据目的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当自己作为一个执行者时,目的可能是为了把事情踏踏实实做好,不要遗漏,那么就可以使用日程表、滴答清单、番茄工作法、每日三件事等;当自己是一个管理者时,可能是要处理项目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那么GTD流程体系、行动管理方法论体系可能更加适用;当我们是一个领导者时,目的可能就是为企业看方向、提升自己的情商、激发员工、整合资源,这些都不是时间管理可以解决的了,那些时间管理的事务需要委托给管理团队来做。
2、复盘击中了我的痛点。
我以前是一个不爱复盘的的,总是觉得做完已经很累了,不想复盘了。因此,做了没多久就忘了,同样的坑反复跳。
这次我认识到,复盘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做后学”:是在任务完成之后再萃取经验教训的一种方式,复盘可以帮助我们在一次实战中获得超过以往很多的经验。最近,我在做日计划的时候,会把每一个任务都做一遍回顾,并写出经验教训,防止下次再犯,感觉效果很好。
3、有余力的时候尽量选择期待导向来提升自己。
期待导向是一种主动的成长,他会引领我们成为想要的样子。期待导向要求我们研究事情的本质,进行系统学习,主动向最牛的人学习,一旦学成功,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牢牢掌握,并且举一反三,在学习其他领域时,也可以事半功倍。
下一步行动:
我现在搞清楚了自己的目的:尽快成为拥有市场变现能力的成长者。
所以,我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在今后的一年里,系统学习个人成长知识,搭建起个人成长的系统。
1、以最高标准完成CEO的学习。
2、搞懂易仁永澄、秋水的每篇知识类文章(微博、简书、公众号),并输出自己的理解。
3、反复听易仁永澄、秋水、秋叶、古典的个人成长内音频,并输出自己的理解。
4、将自己所学归纳整理,在各个社群去做分享,打磨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5、和伙伴一起完成一个MVP课程的开发,并小范围投入,反复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