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腾讯的会员,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推送,其实是好奇吧,看完了四部《小时代》电影,也听了好多关于郭敬明的,关于《时光煮雨》或者书的抄袭的流言。再次看见他的作品,很好奇质量。
我上卫校的时候,很喜欢看小说,但是在书店里看见《悲伤逆流成河》这本书的封面我就闪了,因为太阴沉了。易遥的感受我再清楚不过,因为在卫校里有过跟她及其相似的经历,比她运气好一些。一,我在卫校,可以旷课,(比如体育,政治,职业规划一类的闲课),二,我有家可以回,三,我可以躲在图书馆里专攻我的专业课(当然,这是后两年的事情)。易遥呢,高二,课不能旷,会给老师留下坏印象,会影响学习成绩,家回不了,因为妈妈在工作,图书馆?高中的图书馆在学生上课时是不开的吧。找地自己学习?怎么可能?高二还没进入复习阶段,这个更不可能。
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我的心几乎是和易遥一起疼的。其实我已经毕业5年了,关于她们怎么欺负人的,我已经忘的差不多了,可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在看电影的时候又回来了。我为什么被欺负呢?一,中考失利,考上了末流的高中,然后服从家里决定,拿着这个成绩进了免试的卫校,成绩比其他人高出许多。二,受老师厚待,学习也比其他人努力,三,穷,我去读卫校那年我家还没按电脑,手机用的最老款,为了省钱,我一直在骑自行车上下学,四,内向,邋遢。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被欺负的原因。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这就是他们在我背后嘀嘀咕咕的东西,或者说这就是说给我听的。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我很熟悉,就是唐小米把易遥的钱给同班同学买蛋糕的场景。我的钱是怎么被拿走的呢?对,她们说我不合群,应该请大家吃东西以示诚意,所以我的钱就被拿走了。换回来一大包膨化食品。那堆膨化食品我没怎么吃,因为我那时候不好那个。但是真的觉得不舒服。
回忆往事,我很羡慕易遥和顾森西,因为我什么都不敢做,我读的是不入流的卫校,大专学历,家里没钱,没背景,真的不敢折腾。也没有办法想,如果毕业了,成绩不好,背个处分,没有护士上岗证是个什么处境。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像易遥一样,肆无忌惮的报复一次,哪怕背个处分我也愿意。
不是人人都能遇见顾森西的,但是遇见一缕阳光还是可以的,我上卫校的第一个班主任,对我很好,很关照。这就是我唯一坚持下去的原因。每次当我有什么过激的想法的时候,我除了想到父母,就会想到这位老师,如果我做了,他会不会失望,如果我真的伤人了,他会不会是第一个被问责的人。所以,我从开始走下坡路(已经挂了一些重要科目),开始往回走,开始泡图书馆,开始准备面对未来。
如果问,你会原谅那些人吗?我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我会选择忘掉,因为一直记得愤怒,屈辱,不快,对我的未来,没有什么用。可以说我比易遥幸运很多,因为我还活着。但是这样一份记忆就像炸弹一样在脑子里呆着也并非什么好事,我想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吧。
我觉得出现易遥这样的事,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有责任吧?易遥反击,被老师当众训斥,但是先下手欺负人的同学却被免责。是老师查问不周呢,还是老师自身就对易遥有歧视?老师找了易遥的家长,我想老师肯定没好好的说话吧,肯定像齐鸣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一样批评,所以易遥妈妈回家才会那么冲动的打了易遥。为人师表者,不懂尊重学生,不懂尊重家长,还站在三尺讲台上,简直是尸位素餐。可惜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没有办法考试,才让那么多的蛀虫进入了教师队伍。家长的偏见和事不关己的教育也是因素之一吧,不然,哪来那么多看笑话的同学。
那些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除了和专业课死磕,就是逃课看杂志。我定了一年的《读者》,喜欢的那期最后被我翻得都有些掉页了,剩下的时间,在学校周边的书店看《意林》,《格言》,《青年文摘》,还有小说《泡沫之夏》,哦,还在学校的阅览室里看《大学生》,也不白看,很多名人的故事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比如俞敏洪三次高考攻克英语,海清在校期间看了1000多部中外电影,李沁在实在没戏拍的情况下学会用钢琴来让自己告别浮躁,等等。
我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完电影,负面情绪久久不去,所以必须找个方向发泄一下。因为看见易遥太心疼了,总想把手伸进屏幕,摸摸易遥。看见顾森西把易遥捞上来却没了气息,我又在想顾森西往后的路要怎么走。
我想对那些施暴者和看热闹的人说,別以开玩笑做借口掩饰你的恶毒心思,等有一天,你想说对不起,可是没人会对你说没关系。伤口复原的再好,也会留疤,玻璃杯只要碎了,就不会复原,过去的时光,只要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