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去年在香港上映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冲到了香港去看。看完了之后出来给朋友发的第一句话是:还好我选择飞来看了。坐在地铁,脸上挂着的是未干的泪痕。
关于这个影片,我是一直在关注消息的,所以对它充满了好奇。看了主题曲《日光漂白》MV的时候我就开始忍不住哭泣,那一刻得我鬼使神差的打开了机票软件,心想,我一定要看看全片,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时是第一次在香港买电影票,整个人挑挑看看了很久,才在网上定好想要的场次。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的奔向戏院。第一次看完电影的情感冲击,简单来说就是从三分之一哭到主题曲最后一秒。正是因为这份情感上的冲击,让我毅然决然放弃了第二天另一部的观影计划,直接选择二刷,果不其然这次再看又看出了一些新的东西,相同的是,我又哭了,在相同的地方。
说回主题
其实在这个电影过程当中梁晓琪和新人杰西是一面镜子的设定。她们拥有着差不多的发型,差不多的穿着,相差很多的性格。如果说杰西是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清澈愚蠢的大学生”,对着做新闻和做记者还有一点“中二”的信念感。那么梁晓琪就是那个经历了很多不公,看过很多混蛋在被揭开真相后依旧生活潇洒之后,对这个社会和行业已经开始“麻木”的打工人缩影。她有着一腔热血,只不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灭之后,所有的热血已经被深埋心底,取而代之的是成年人的盔甲,假装一切都无所谓,假装自己已经不会因为亲眼看过人生疾苦而委屈落泪。
就像她的leader所说,人是善忘的动物,善未必有善报;恶,也未必有恶报。leader这个角色的存在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已经打怪升级更进一步的打工人“梁晓琪”,他在团队中起着平衡的作用,就像他和梁晓琪的那段对话,还有在得知她要离职的时候对她的那句规劝:出去之后要学会妥协,也不一定要妥协,但是一定要学会变通。
再说回杰西,她就是那个清澈愚蠢的大学生。但是她很幸运的遇到了一群很爱护她、愿意提携她的前辈,梁晓琪虽然在面对她辅助的时候有点“凶”,但是这样确实很快的让她知道调查组到底是做什么的,还有自己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做”了。全篇她的存在感被放在了最轻的位置,但是她却并不是“边角料”的存在,她的点滴行为和成长一点点的印证着女主性格背后的一面——关于她的嘴硬心软。
关于水哥这个角色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他对着镜子那一幕是强扮镇定的老顽童,在这样的状态下居然看不到他哭,他为什么没哭?二刷之后,我看到的是他嘴角向下的样子,明白了他其实没有那么的“没心没肺”,他是女儿眼中的“负心汉”,他欠所有人一个道歉,他做了很多的错事。但事实真的只有这一面吗?就像梁晓琪的妈妈那段;“他是包袱,我也是包袱,人老了就会是包袱”“我没对你爷爷不好,我也没对你不好,如果你这么有意见,为什么不当时就说呢”?对啊,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那水哥是不是真的也有“苦衷”呢,或许,他真的就是一个倔老头,做了很多对不起太太和女儿的事情,尽管他可能很疼爱他的孙女,但是对于前人的那些伤害其实是不可以被抹掉或遗忘的,只是放在家庭关系中,这样的委屈被淹没在了沉默当中。当海浪声响起,我知道他的人生走向了终点。尽管这个角色没有那么的好,我还是为他的离开而难过不已。
关于疗养院的家属们千人千面的反应: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对他们的反应是愤怒的,除了小明和小玲的妈妈。我愤怒于他们的冷漠,他们对整个事件揭露之后表达的情绪,我在想,他们的家人被这样对待了,为什么在他们的心里做错的人是选择站出来说出真相的记者?他们的家人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是彻头彻尾急于丢出的包袱吗?二刷之后,我好像懂得了那种无奈。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关于人权。我在想,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会被如何对待嘛,那么知道以后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反应呢?重新听过小玲和小明妈妈的对话,我想我明白了他们的无奈。因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论如何权衡,对谁都是不公平的。放在院舍疗养院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因为轮排一个好点的院舍就要至少15年,还不能排除所有院舍“都一样”的趋势。如果把他们放在社会,他们真的能学会如何在社会上保护好自己,自理吗?他们的家属真的就要因为“亏欠”而完全的放下自我,不去社交,不去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在照顾病人的身上吗?如果家属老了照顾不动了,或者往生了,他们自己又该如何生存呢?还不是要照样回到院舍或是自生自灭呢?
院舍里让我觉得最无法用语言形容或评价的是护士长和琛哥。在第一次看完之后我说,有的人为了活下去就装傻,有的人为了活下去就站在了恶的那一端,他们凝视着邪恶,选择遮住了嘴巴,堵住了耳朵,闭上了眼睛。他们身处深渊,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也是站在天平一端不断上下起伏的人。但是真的冷静下来,我想或许佯装不知道要好过清醒的凝望着痛苦的深渊,无论是琛哥、护士长还是那些指责着的,对梁晓琪怒目圆睁的家属们,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生活本身就身处黑暗之中,只不过是差与更差的区别而已。
就像林奕匡的《高山低谷》一样“你快乐过生活,我拼命去生存,几多人位于山之巅俯瞰我的疲倦”
很多时候,活下去,已经很难了。我想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会懂得这几句歌词背后的心酸与苦楚。而此刻这几句歌词却如此贴合着《白日之下》这个电影中大部分普通人的缩影。
最后,在提到片中重要的男性角色时候,我想不到什么贴切的语言或是标签去形容匹配这个人的性格与好坏。最具争议的就是恶魔院长这个角色,在他的眼里他就是最完美的“受害人”。他爱护这些院友,他的所作所为都有迹可循,可以被原谅。看了这么多次之后的我,终于可以狠下心对院长贴上一个新的标签:提线木偶。当我们不完全局限于现实世界的道德与法治。当我们走进院长的内心,站在他的视角去看这一切的时候,他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受害人”,谁能说不是呢?
关于这点评价,我猜你会说我也有点混蛋,但是,各位看客请先别急着骂。不妨来看看他口中的自己“小时候被父母丢在学校不管不理,在歧视中长大,除了他他背后那些大佬们没有人真的关注照顾过院友,如果有能力还想再收一些院友”最后这句话我想它是冠冕堂皇的也是真心的。所以院长这个角色被刻画的也是一个矛盾体。他的存在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站在不同价值观人的不同共鸣。
我想这就是导演和编剧的精妙之处,他们不给所有角色设定“完美”,因为普通人的生活与性格都是不完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影片才能真的引起社会很多人的讨论与共鸣,而且它也真真实实的体现了一些社会意义,尽管是微弱的,但至少还是向前了一步不是吗?
最后的最后,我想用通伯的这段话来收尾——
“这个世界上可以选择的事不多,会选的人很少,选对的人更少,你要记住,不要为了做得对的事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