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何为修身,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今天接着学何为“齐其家”,何为“治国”。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经文中所说“齐其家在修其身”的意思,是说一般人对于自己所亲近爱护的人往往有过分亲近的偏向;对于自己所轻蔑厌恶的人,往往有过分轻蔑厌恶的偏向;对于自己所畏服敬重的人往往有过分敬畏尊重的偏向,对于自己所哀怜悯恤的人往往有过分哀怜悯恤的偏向;对于自己所鄙视怠慢的人往往有过分鄙视怠慢的偏向。所以喜爱一个人,而就能了解他的坏处,厌恶一个人而又能了解他的好处,这种人真是天下少有了。
因此,谚语上有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缺点,不满足自己禾苗的茁壮”。
这就叫做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不能整治好家庭。
说过了齐其家,再来说何谓治国。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治好家庭,意思是说,如果你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教育好,而能教育好一国人民的人,那是没有的,所以君子能够不出家门,去把他的教化推广及于全国,在家里孝顺父母,就能侍奉君主,在家里恭敬兄长,就能侍奉尊敬长辈,在家里慈爱子女,就是能善于使用属下和民众的。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译文
《康诰》中说:“(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婴儿一样。”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以诚恳之心去忖度婴儿的心情。虽然不能完全中意,但是也不会差得很远。爱子之心出于天性,人人都有。谁也没有见过女子先学会抚养孩子的方法而后再出嫁的。
国君的一家能够践行仁爱,仁爱就会在一个国家里盛行起来,国君的一家能够践行礼让,礼让就会在一个国家里盛行起来,要是国君自己贪婪暴戾,那么一国的人也会跟着起来作乱的,国君所作所为的关键作用竟有这样的重要。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安定国家。
原文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末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于是人民就跟随着仁爱;桀、纣以暴政统率治天下,那么人民也就跟着他们不讲仁爱,他们要以人民从善的政令,与他们的喜好暴虏的本性是相违背的, 于是人民不服从他们的政令,所以说国君自己有了善的品德,而后才能要求别人为善,自己身上没有恶习,而后才能去批评别人,使人改恶从善,如果自己不讲恕道,却去开导别人要讲恕道,那是办不到的。
所以君主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治好他的家庭。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译文
《诗经》中说:“桃花是那么娇嫩美好, 叶子也是那么茂盛,像花一样美好的这个女子,嫁到夫家一定会和他的家人和睦相处”。君主只有使一家人和睦相亲,而后才能教育全国的人民。
原文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译文
《诗经》中说:“家中兄弟和睦友爱”。君主只有使自家兄弟,和睦相处,互相友爱,而后才能教育全国的人民。
原文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诗经》中说:“他的行为规范形容端庄,没有差错才能整正好各国”。国君要使自己家中的人,做父亲的讲慈爱,做儿子的讲孝顺,做兄长的讲友爱,做弟弟的讲恭敬,只有使他们的言行足以成为全国人民的标准,然后全国人民才会效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只有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而作为一国之君,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家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和睦,成为国人的榜样,俗话说:正人先正己。
对待老百姓如同爱护婴儿一样,亲政爱民,人民自然就会爱戴、拥护自己的领导。
今天的学习分享就到此。明天学习何谓“平天下”,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