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今晨的涂鸦还是有文字(言)和图片(象)组成,您通过阅读(察言)和看图(观象),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意思(会意)吗?
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别人,可以叫共情、换位思考、自我分裂的成熟度或文化敏感。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具备这种“从以自我中心跳出来看问题”的能力。
今天老师的文章主要从自我中心现象说起,这个我是比较熟悉的。一来是跟着老师上了那么多课,二是自己也曾以这个为切入点在单位进行过心理巡讲。
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自己受到时空的局限。虽然有时以为自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但我不是他,怎知我考虑的就是站在他人立场呢,说不定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以自我为中心”罢了。
所以无论我怎么说,都是脱离不开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我更想说的是跟“自我为中心”相反的一种情况,没有自我的生活。
我的父母是农民,母亲不识字,父亲念过三年书,他们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父母。有吃的,先紧着孩子们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去挣工分;有穿的,先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自己的衣服贴了一块又一块补丁;自己识字不多,却勒紧裤腰带让孩子们多读书;孩子们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时间出工出力;孩子们成家了,仍然碎碎念想着这个想着那个;给他们买点好吃的,就满足的合不拢嘴,嘴里还嘟囔着“都挺贵的,别买了昂”;偶尔买件衣裳,也会打过电话来说哪哪都合适;因为人家说某某被子好,就拿出自己的养老钱买了好多床,说是给孙辈的结婚用;没有退休金没有任何补贴的他们曾经被骗去了5000元,那是他们两三年的收入,只因人家说我哥有什么事急需钱;只要孩子需要,他们永远都是把自己的所有拿出来。
前几天孩子过生日,老母亲还打电话来问怎么昊昊(我外甥)都知道了,他打电话了吗?她不知道我们组了个群,就叫老穆家,我们经常在群里聊天。她还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年轻人的那些事儿,也不能多问……她总是为我们考虑,却往往忽略了自己。
倒是姐姐们,几乎每天都回去,给二老买点吃的喝的。老父亲耳朵背,电话都是老母亲打,不识字的老母亲能会拨打手机对我就是惊喜,这个在初级研修时就写过。她经常说,不用担心我和嫩爹,嫩大姐二姐老往这儿送东西,缺不着,看!今天又送来的芸豆包子,肉很多,都成丸了……后边省略几万字。
每次和母亲通电话,至少都在半个小时以上,我也通过电话了解了东家长西家短,哪个铺子又换了主儿,总之就是很少说到她自己。前年春天,去赶集的路上,母亲从一个坡往下走,不小心摔了一跤,屁股摔得不轻,可她愣是不当回事,让她去医院也不去,说,就摔那么一下,老庄稼把式了,摔一下怎么就不行了,没事!
我真佩服我的母亲,也不想想自己都是八十岁的人了。古话都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嫩老都摔了一跤,小yi ba棍儿摔疼了还不当回事儿。
李老师常说,把他人当自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把自己当他人是有共情能力的表现,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自我中心提高到有共情能力。我想知道的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没有自我的父母多替自己想一想,让他们变得自私一点?
《爱心树》是咱们都读过的小故事,故事中的大树给予了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人要当啃老族,可是更多的子女希望父母能为自己而活。
我已为母十八年,既然改变不了八十岁父母的做法,那就从自身做起,争取做个为自己而活的自私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