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学习Material Design官方指南,找了大神们的中文译本(在此感谢那些勤劳可爱的大神们)来对照着看,看着看着身体中的翻译小天使飞了出来。抱着亲手劳动理解更深刻的念头,按自己的理解,把Material Design从头翻译,希望分享给有需要的小伙伴。
我是在业余时间边学习Material Design官方指南边翻译,因此更新会不定期和比较缓慢;翻译水平也有限,只是按自己的理解来,希望有小伙伴一起切磋:D。
本次更新为Material Design Introduction部分
简介
通过挑战自我,我们为用户创造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将科技带来的创新与更多可能性融入到优秀设计的经典原则中。这就是质感设计(Material Design)。这是一份动态的细则,将随着我们对质感设计(Material Design)的原则与细节的探索而不断更新。
目标
创造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将科技带来的创新与更多可能性融入到优秀设计的经典原则中。
开发一种新的底层系统,使不同平台、不同尺寸设备都能带给用户一致的体验,并同时支持触摸、语音、鼠标、键盘等输入方式。
设计原则
质感是一则隐喻
质感隐喻,是指将空间的合理分配和动效规则统一起来的理论。质感这个概念,是受到了纸与墨的启发,因此这个概念是基于可触摸的现实。同时,质感设计走在技术的前沿,敞开怀抱拥抱想象力与魔法。
在现实中,用户通过物体的表面和边缘来感知物体的存在。运用用户熟悉的感知特征能使用户快速理解应用场景的视觉效果。灵活运用质感,能创造出超越真实世界的视觉效果,而同时又遵守了真实世界的规则。
光、表面和运动是表达物体运动、交互、存在及相互关系的关键。真实的光影展现物体的交合,分割空间,并表现物体的运动。
醒目、图形化、表意清晰
从印刷发展而来的基本设计要素--字体设计、网格、空间、尺寸、颜色、图像应用--引领了视觉设计。这些基本元素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好看。它们创造了层级关系、内涵含义和视觉焦点。大胆的用色、无边框的图像、大号的字体、白色的背景空间能打造出醒目而图形化的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强化用户行为能立即凸显核心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操作指示。
动效有意义
动效应尊重一点,即用户是为动作的主发起者。
用户动作是引发动效的节点,能够改变整个设计布局。
所有动作都发生在同一个环境中。物体在用户面前变形或者重新编组的时候,并不会破坏原有的体验一致性。
动效是有含义的,是恰当的,是为取得注意力和保持一致性而服务。反馈是微妙而清晰的。切换是有效而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