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阐微》20240405


先生讲“逐物”,说“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不是不让视不让听,而是不能只有视忽略了听,也不能只有听而忽略了视。

逐物的状态日日伴随着我,通常做一件事入了神,就忽略了周遭其它事物。没有逐物的状态是,物在物那,心在心里,看到,听到,却没有随它去,还在我的本位上去看,去听,去应。如孟子所说的收放心,让心不逐物,不着物,不跑来跑去。

逐物很快会疲惫,回过神的时候正是感知到疲惫的时候,不逐物的心稳稳的待在那儿,看似未动,却做过了很多。精神清明,心流潺潺,如太极般行云流水。

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只能关注到一个人的状态,其他人发生了什么,不特意关注就滑过去了。偶尔能体会到那种可以观照到全屋所有人都在做什么,都是什么状态,大概这种“特意”就是修炼吧。

如果在课堂上,作为老师反而更容易达到状态,每个孩子在做什么必须心中有数,甚至是他接下来要有什么动作都需要有个预判,这样对课堂才能有很好的把控。这是“外境”的要求至此。

人要进步,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无论有没有外境,都应时刻把修心装在心里,用在日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
    不忘初心砥砺前阅读 3,635评论 0 0
  •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 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
    汉唐雄风阅读 8,553评论 0 5
  • 20210520 顺昕 天誉《传习录阐微》读后感 一百〇一.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核心,有一个纲...
    顺昕的简书阅读 3,505评论 0 0
  • 《朱子晚年定论》02 答吕子约(一) 日用工夫,比复何如?文字虽不可废,然涵养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此是日用动静...
    乐德乐阅读 4,873评论 5 83
  • 薛侃录 【原典106】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
    海上明月共阅读 2,9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