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学一个技能,就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改变,那这个技能就是演讲。然而,对演讲内心充满恐惧。
首先,是心里恐惧
通常我们对自己会有比较高预期,担心演讲表现不好,会丢脸,会伤害到内心自卑的小我,出于自我保护,会尽量避开需要演讲的场合。其次,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差,平常和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就经常逻辑混乱,表述不清,也时常聊着聊着就想放弃不在继续表达了。最最重要的一点,可能还是肚里没货,表达不清的本质也是脑子就没想清楚,没有梳理清楚,担心演讲会露自己的缺点,还总在自我催眠,我不是讲不好,是我不想讲。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我假装看不见,问题不存在。
其次,是生理恐惧
恐惧是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在原始社会中,外出打猎时遇到了老虎,你唯一的反应就是立刻逃跑,当你停下来思考能不能打过老虎,那你就成为老虎的晚餐了。当你站在讲台上时,对面观众眼睛齐刷刷看向你时,大脑中杏仁核就默认看到危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并做好随时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由于大脑中血液流向身体,大脑一片空白,于是,就变得很紧张。害怕公众演讲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即使是最优秀的演说家在上场前也会感到紧张,所以不用焦虑,做好准备就好了。
老罗说:“一个两小时的演讲,理论上我是要准备两百个小时以上,我这个人其实心理素质不好,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准备到九十分,我要是准备成六十分,我上台就一定不及格”。像老罗这样张嘴就是段子、说话自带喜感的人尚且要准备这么久,更何况我们普通人了。据说,那些演讲起来举重若轻的新东方老师们备课时也是准备逐字稿稿的,并在台下练习到变态的地步。
演讲就是不断地准备、不断地训练,不断地重复,一直重复到你成为本能。
“一个会演讲的人和一个不会演讲的人差距是50次演讲。
一个演讲大师和一个会演讲的人差距是5000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