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为什么我与学习理工科的大部分人的思想越来越远。我认为他们越来越偏激,不仅仅是人们固有的偏见,而是达到一种偏激的程度了。有偏见的人,至少愿意静心聆听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可以不接受,但是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去交流,而现在的他们,在自己的义愤之中,显得过于可笑了。这就是大数据算法的后果吗?只会选择和自己那些一样的人,而不会去向不同的人学习,不会去包容。实在是“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晚上看完《时间简史》,给朋友们说了一圈。大家都发出“你好厉害居然看完了”的感慨。并且很愉快地劝退了文科生,哈哈哈哈哈哈。但确实有很多地方都是晦涩难懂的。当说到高中学过的物理和数学知识的时候,不经感到开心和兴奋,原本被很多看不懂的理论打压下去的兴趣又重燃了。比如虚数和多普勒效应之类的东西,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认知。感觉那些知识在我脑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霍金老头子太好笑,按照他给的结论,什么科幻的时间旅行,都是狗屁,文学家根本不懂物理。什么物理的尽头是哲学,知识哲学家妄自把物理纳入了他们的研究范围,却没有什么哲学家懂得什么是量子物理,也没有什么文学家懂得什么是量子物理。量子物理躺枪严重啊!哲学家只是一群经验总结的老头子罢了。
晚上实在是没有在困的时间睡觉,贪玩了,导致很晚才睡着。所以看了《鱼翅与花椒》的序言,这位英国记者的笔触十分好笑,但是英国人的偏见也可以引起些许不适。总之十分好笑轻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