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便奔赴心心念念的上海,装着家里给的两千块,怀着出人头地的决心和一腔孤勇,独自踏上了去往上海的绿皮火车。从长沙火车站到上海火车站,票价是63元,第二年绿皮火车车次取消,我还神伤了好几天。
因为离家的时候,已跟父母放出豪言,我已毕业,去上海的两千块是我最后一次伸手找父母拿钱,自此以后绝不再要父母一分钱,只会我来给钱他们。我妈年轻时外出工作多年,深知在外各中艰辛,生存不易,听了我这话,只是抿嘴笑言,刚开始工作,哪里能养活自己,没关系,等你以后赚钱了再养我们,现在爸妈养养你没事的,在外面没钱了别饿着自己,还是要跟爸妈说。
我向来是言出必行的性格,从到上海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晚上的睡前必做功课就是核算一下,2000块还剩多少。因为暂住在朋友家,房租暂时不用付,但每日上下班的交通费用是免不了的。刚开始上班,总想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早点做出成绩,所以总是最晚一个下班,一天加班忘记看时间,错过了末班公交,想起朋友说过家附近还有一趟公交也能到的,便站在路口一个个问路人,当时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路上行人本就不多,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也对所询一脸茫然。那年还用的是诺基亚的按键手机,手机上也没有百度地图类的便捷查询工具,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可能那趟公交也快赶不上了,打车回家应该会要很多钱,这周的额度会大大超支,越想越心下焦灼。我站在十字路口,看着车来车往,行人匆匆,却没有一辆车可以带我回家,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回家的路,十二月深夜的寒风钻进大衣里,冻得骨僵血凝。绝望之际看到路口24小时便利店,便跑进去问店员,万幸,店员每天坐的就是那趟车,指了路叫我快过去,不然赶不上最后这趟。飞奔过去终于坐上了回家的车,那时已是冬天我穿着厚厚的大衣,但是坐下后才发现后背早已汗湿,不知是因赶车跑太多,还是问路太着急。
十一年过去了,我总还记得那天晚上的路灯特别亮,我倚在车窗玻璃上,看着夜色中掠过的一束束光,给木争发短信:第一次觉得,生活艰辛。
很久很久以后的一个夏日,我们抵足夜谈,她突然说起那天我发的那个短信,说当时看到眼泪都快出来了,因为一直我都是积极乐观派,很少诉苦说难,所以那天听到我说艰辛,她觉得我一定过得很辛苦才会那样说。我从来遇到艰辛很少流眼泪,因为觉得眼泪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那个夏天,我们两躺在凉席上,吹着电风扇,我被风吹出了眼泪。
那个冬日的疲于奔波我一直历历在目,可是这个夏日的慰藉足矣抵消那个深夜的寒冷。生活固然艰辛,可我们总有盔甲抵御来自生活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