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中轴线上的“建筑情怀”
浩瀚的北京城,有着太多的建筑雄伟壮观,
而当你谈到北京的脊梁,
谈到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的相连,
与中轴线相关的建筑自当仁不让,
在历史传承的意义上来讲,中轴线已不只是平面空间的一系列建筑,
它更是时空穿梭中的文化宝册,
记录着北京这片土地上的一点一滴。
经元代的营造和明清两代的南缩北扩,
逐渐将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钟楼等帝都宏大建筑汇聚一线,
以金红灰为主色调的北京中轴线正式成型。
在这恢弘壮丽的建筑群中,展现着中国传统皇家文化的威武大气,
展现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这砖砖瓦瓦,寄托着中华文明的魅力情怀。
现在普遍的观点,以永定门作为中轴线南端的起点,
由城楼、箭楼和翁城组成。
城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为了增加外城的防范功能,
在城楼外增建翁城。
清乾隆年间,对永定门进行重修,并增加箭楼,
同时将城楼的规制进行了提高,使永定门成为外城七门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城门。
如今的永定门城楼,是2004年仿照清朝乾隆年间的样式而重新福建的,
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永定门镇定平和,
随流动的河水,向远处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电视剧里有如此的传唱“天桥没有桥”,
其实,在古代社会里,天桥是一座单孔汉白玉石拱桥,三梁四栏,桥身很高,
桥下流水灵动,而桥上,则是皇上去天坛祭祀的必经之路,
每次仪仗队经过,旌旗招展,极为壮观。
随着历史的变迁,天桥也被改建着,最终被彻底拆除,
如今的天桥消失了,
但是仍然以地方的形式而存在,
依旧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去保留的文化现象。
如今,你若和老北京人询问前门外大街的“五牌楼”,
几乎人人都知道。
而这五牌楼,其实就是当时九门外最大的一个牌楼——正阳门外正阳桥的牌楼。
明正统期间,幼帝刚刚即位,
为加强城防,开始对九城城门都进行了修建,且各设置了城楼。,
当时,因为正阳门的位置极为重要,
所以只有在正阳门外设置的是五开间的牌楼,称为五牌楼。
如今的五牌楼,已根据交通的需要进行改造,
并不是昔日的模样。
正阳门城楼始于明永乐十七年,当时沿用了元大都南城的正门名称——丽正门。
后在明朝重修京城九门之时,进行修剪,改成正阳门。
在历史上,正阳门曾先后四次被焚毁,最后一次是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
20世纪初进行了重建,样式保留到现在,
1915年,在德国人罗斯克·格尔的设计下,在箭楼上添加了水泥护栏和箭窗上的弧形遮拦,
并在月墙断面增加了西洋花式图案,更具观赏之感。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建筑中,中段位置的建筑最多,
这也体现了中轴线的重心特点,
中华门、外金水河、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石雕、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景山南门、绮望楼、景山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庞大的建筑群由南而北穿过,
将北京皇权的中心特征进行华丽的展现,其实壮观。
中华门经历了“大明门”与“大清门”的两个朝代称号,
在1957年的时候,因天安门广场扩建而被拆除。
在中国古代都市的设计中,以河护城,则是一种传统,
于是从社稷坛南门,到天安门前,再到太庙南门,
便设计了一条大约500米长的外金水河,
形成了城池依山傍水的格局。
如今提及我们的首都北京,必提天安门,
天安门已成为一种文化、政治的核心所在,
而天安门作为北京皇城的正门,则始建于永乐十五年,
清顺治八年重建,改“承天之门”为“天安之门”。
改名的天安门则是要进一步表现内和外安的思想,
大面积的黄色琉璃瓦,阳光下金光闪闪,皇权之势展现非凡。
今日的天安门基本保持了清朝初年的建筑形式,
后经改造与扩建,便有了今日壮丽广阔的天安门广场。
在天安门与午门之间,则是端门,于永乐十八年间始建,
是紫禁城皇宫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造型、比例结构与天安门一模一样,分为台基、城台、大殿三个部分。
与端门相挨,则是午门,
在过去,午门既是举行盛大庆典的活动场地,又是宣旨之门。
现在人们常说的“推出午门斩首”,
其实并不是在午门大门外,也不是在广场,
而是一个大概念。
从午门过内金水河,向北即是太和门,
这是紫禁城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
太和门建筑在石台基上,台基上是丹陛,汉白玉石栏板、望柱雕刻得十分精细。
在明朝,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方,皇帝在此召见内阁大臣,处理朝政。
在太和门与乾清门之间,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老百姓总说的“金銮宝殿”,就是太和殿,
可以说是紫禁城内最尊贵、最高大、最重要的宫殿。
中和殿主要是皇上出席大典前休息和做准备的地方,
保和殿也是皇帝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清代皇帝多次在保和殿举行宴会、招待外来使者。
高度要比前三大殿8.13米的台基矮了很多。
以乾清门为界,紫禁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面为前朝,北面为后宫。
乾清门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
在乾清门前,同时是一个东西长200米,南北宽50米的狭长广场,
威严的气氛被更加烘托出来。
紫禁城的后三宫,则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这三座宫殿也建造在一个“土”字形台基上,台基高2.86米,
这就从平面视角上感觉到了强烈的起伏变化,
这种巧妙的安排更增加了皇宫建筑的安全感与神秘感。
从坤宁宫走出后,便是坤宁门、天一门、钦安顺贞门,
穿过御花园,几处建筑在中轴线上所占的面积较小,
但也有着各自重要的功能,
比如从后三宫进入御花园只能走坤宁门,
比如皇宫定期选来的秀女都要走顺贞门。
神武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朝康熙年间重修,
城门五开间,整体外方内圆,
在清朝,皇帝外出去西苑、皇后去蚕坛、皇帝迎娶嫔妃和选秀女均走此门。
过北上门,穿景山南门,则到了景山的一片范围,
绮望楼与景山的万春亭都坐落在中轴线上,
万春亭坐落在景山主峰,是景山的标志性建筑,
作为北京城的制高点,站上去登高而望,
可以将南门两个放心的中轴线风采一览无余。
在传统的中轴线文化中,祭祀是很重要的环节,
而现存的寿皇殿就是一组完整的祭祀建筑群,
其中大殿是仿照太庙大殿而造,北京解放后,
成为了北京市少年宫活动场所。
在其北方,则为皇城后门的地安门,
与北面的东安门、西安门同位方门洞,整体布局表示天南地北、天圆地方。
在北京的中轴线上,
从地安门外大街到鼓楼的中间位置,就是万宁桥,
万宁桥历史悠久,始于明代,印在大庆寿万宁寺前面而得名,
有因为它倚靠着什刹海,在百姓中也俗称着“海子桥”。
桥的两侧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朴素大方。
与中轴线上的“天桥”南北呼应,也有“地桥”之说。
一般在城市的建筑布局中,都会在城市正中的位置建有钟鼓楼,
鼓楼在前,钟楼在后,
如今的鼓楼,市古都北京中心的高大建筑,也是记时、报时中心,
记时用“铜壶滴漏”,铜壶设在二楼。
而钟楼在古代则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重建的,
现在被认为是中轴线北端的起点。
原为木结构建筑,后毁于大火,
现存样式为清乾隆十年重建,
它的功能也是报时,兼有报警功能。
文明历史渊长,北京这条极具历史情怀的中轴线,
贯穿了紫禁城,在北京重要的城墙中如一条壮美山河穿过,
是那么的恢宏,又是那么的婉约,
等待人们去欣赏它的魅力,去探寻它的奥秘。
4.内理——中轴线上的“建筑情怀”
几千年历史走过,我们国家的文化道不尽,也说不停,
对于北京的“中轴线”来讲,它已不是单纯的建筑布局,
而是一种沉淀、一种文化,
是一条深刻的历史平行线。
对于北京这个城市,有人评价市“藏风得水,五行不缺”,难得的风水宝地,
而这很大原因也是中轴线上有些建筑的位置,
正好与中华传统五行学说关系密切。
紫禁城内有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都建筑在三层高的汉白玉石基座上,
从空中俯视,石基座呈现出的是一个“土”字形,
这以来表明土地是天子的,二来也说明这是天下的正中。
可见,传统的五行思想已经深入到了中轴线建造的方方面面。
在北京城的五处地方,也存在着五个“镇物”,
它们分别为城东的神木、城西的大钟、城南的燕墩、城北的昆明湖水和城市正中的景山。
在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它们相生相克,也代表五个方位: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正中间为土。
在古代的时间算法中,还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
而这十天干也同时对应着五个方位,即二对一,
所以,综合这以上的文化想象,
便有了这五处位置。分别为东方甲乙木,为广渠门外1公里的皇木厂内的“神木”;南方丙丁火,为永定门外的“燕墩”,象征古代的烽火台;西方庚辛金,为大钟寺的古钟;北方壬癸水,为颐和园昆明湖的水火镇水兽——铜牛;中央戊己土,就是现在位于景山公园的景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这是一代代民族的骄傲,
激发着他们的热爱,鼓励着他们的执着,
中轴线,
北京的中轴线,
历史的中轴线,
它的文化,是那么广阔,是那么幽深。
如万岁山由挖湖堆积而成,建造的初衷是为了理“气”;
如从元朝的喇嘛教建筑特色,到明代的道教文化,再到清朝的佛教文化
……
这一处处的考量与一处处的设计,
在中轴线的内在文化上凝集了无限的力量,
随历史而兴,随时代而流淌。
(未完待续,下期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