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现在不太喜欢发朋友圈的猫星人,其原因:一方面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频繁更新朋友圈,另一方面认为塞满别人朋友圈给他人一种刷屏的感觉也是一种有失礼貌的行为(毕竟朋友圈并非全是自己的“朋友”)。
但是为了让朋友了解自己不时地发一些高质量正能量的moments,本人也是觉得有必要,毕竟在好朋友和家人想要了解你的时候,为被人撕开一道口子也算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义务,就像昨天,在新山一国际机场候机前往曼谷的时候,想起自从旅行开始以来的一个多星期来都没有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于是乎自然地滑到了微信,打开视频聊天,不到10秒钟就接通了,胡志明32度--合肥零下6度,胡志明下午四点半--合肥下午五点半,因为很冷外面大雪,昨日父母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早早的钻到被窝里取暖,对面光线很暗,但是咱笑地很亮,在一旁的咱爸说光线太暗,像个孩子似的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光”,从他们的话语中,透露着对我这个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挂念和埋怨,在我道出“不太想发朋友圈”,随机咱妈就说“但是你应该多给我发发照片视频”。
所以,有时候,认为没有必要,可能是有点自私。
blablabla,扯了一堆,现在每次旅行后就想写点什么,并不是为了突显自己多么文青(其实就是一个在向油腻抠脚大叔的路上越行越远的骚年),也并不是想在简书上获得多少粉丝(毕竟我写过的文章点击量基本为0,哈哈),只是不想让这段时光在记忆的洪流里被冲刷地毫无所留,当我老矣时,看到这些文字还能身临其境感受曾经血管中涌动的鲜活血液。
很多人只因为受到他人的影响,从他人嘴中得知某个地方多么美好,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后,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最后都是以“不过如此”结束,此类traveler我的建议是:最佳的旅行方式是待在当地手动滑手机,因为自身还没有做好到达一个地方的准备,本人认为在去一个地方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抱以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到一个地方,尝试去理解对方,咱们的周大大都说过“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