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又来介绍我学习《心理学》的心得了。不知道你们现在对心理学了解如何呢?有没有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呢?不知道通过我的学习分享,你接下来会不会和我一起来阅读《心理学》这本书呢?
在《心理学》的第三章,我们会学习有关基因、进化和环境的知识。首先我们先了解或重温一下几个名词的概念吧。
行为遗传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生物学领域的问题),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染色体,细胞核中携带基因的杆状结构。
DNA,构成染色体,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传递遗传特征。
基因,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由DNA组成,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非编码DNA,除了基因外,98.8%的DNA。可能与常见疾病有关。来自非编码DNA的信息以及细胞中的随机化学反应,也可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
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和非编码DNA一起,组成了人类基因组。
为了更好地区分记忆,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基因<基因组
人类基因还包含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它们是形成DNA的化学元素。
遗传标记,存在个体差异的DNA片段,已知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可以将其作为与身体或心理状态有关的基因遗传标志。
基因突变,即发生了基因变异,包括某一个DNA碱基对或大部分染色体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研究在特定DN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的稳定变化。表观遗传学表明,遗传活动的时间和模式不仅在出生前至关重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至关重要。就像突变一样,表观遗传变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掌握检测个体独特基因组的能力,将推进“个性化医疗”。但流行病学家则认为个性化医疗会忽视随机性和偶然性对人类疾病的强大作用。看来,对基因的研究最终会影响我们全人类。
表观遗传学和基因测试无疑将提供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有趣发现,但我们还是应该时刻秉持批判性思维去面对和思考问题。
第三章还向我们介绍了进化与自然选择对心理学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让我们初步认识了进化心理学,即研究进化机制的心理学观点,可以解释人类在认知、发展、情绪、社会实践和其他行为领域的共性。
下面我们需要再了解一些词语在心理学中的概念。
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代际变化,它是受基因影响的特征在种群中变化的机制。
自然选择,一种进化过程,指在特定环境中拥有某个受基因影响的特征的个体往往比其他个体具有更高的存活量和繁衍量,从而导致这些特征在种群中更加常见。(没有某些特征的个体很可能在没有等到繁值下一代前就死掉了。)
本章还讨论了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问题——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择偶问题。
通过对进化的研究,有些观点认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按照进化后的倾向,他们择偶的目的就是增加遗传基因的传递机会。但在选择配偶时男性和女性又保留了原始的求偶策略。比如说雄性更浮躁、随便,他们追求新鲜感,而雌性却完全相反,她们更谨慎、挑剔,追求安全感。所以男性喜欢娶比自己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则喜欢嫁给比自己年长,并且有一定成就和地位的男性。
这让我想到了这几年娱乐圈里经常博得大众眼球的热词“姐弟恋”。为什么大家对“姐弟恋”这么敏感,也许这正是进化对人类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当男性的年龄比配偶大时,所有人都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但当女性的年龄比配偶大时,人们就会过分地去关注了。原来择偶对策早在我们祖先那一代就已经成为“规则”了。
是不是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有道理呢?不好意思,我接下来又要给你泼一下冷水了。因为所有的观点都不可能保证永远都是正确的。比如说心理学中就对“择偶进化观”进行了批判性思维的思考。包括进化论家在内的一些批评者就从概念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男性的基因传播行为具有进化优势,而女性在寻找高薪男性方面具有进化优势”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所以以现在广泛的恋爱观来看,年龄早已不是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所持的恋爱观也就各不相同。有的人单纯的就是去爱,而有的人思想却非常复杂,无法去评论谁是谁非,因为幸福可以别人给定义,可感受需要自己来体会。
第三章告诉我们,有些经过自然选择而留下来的基因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对于环境或是社会生活,是具有适应性的,有些是不具有适应性的。同时对于某些特征,基因的约束力很强,而对有些特征来说,基因的约束力是很松散的。但这些结论也许只是暂时的。科学就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未知和已知中探寻,新的结论随时都会推翻旧的结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面对所有事物。
第三章还告诉我们,有时候通过遗传力也可以解释基因对行为的影响。那遗传力又是什么呢?它是对群体内某一特征的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是一种统计估计。遗传力有三个重要的前提:1.遗传力的估计值只适用于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群体;2.遗传力的估计值不适用于特定的人,只适用于一组人的变异;3.即使是高度可遗传的特征,也可以被环境改变。
在读《心理学》第三章时,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巧合。第三章的最后是对智力遗传的探讨。恰好我同时也在读一本叫作《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材,正好也读到有关儿童智力发展的章节。两本书都在介绍有关智力方面的知识,这样让我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智力这个抽象的概念了。
好了,本次的学习心得就分享到这吧。《心理学》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在吃圆葱,一层一层地拨下圆葱皮,虽然开始有点辣,但越往里面汁水越多,渐渐地就会感觉到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