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路

在今天,很多地方已很难再见到石板路。稍微发达的地方,大都是柏油路,平整,不巴泥。即使偶尔有,也是很方正的砌成,多为了一种古雅的追风。

在我的印象里,和戴望舒的《雨巷》有很大关系。戴望舒诗里的姑娘,撑着油纸伞,“飘过”悠长寂寥的雨巷,很唯美。诗里并没有点出悠长寂寥的巷子是石板铺的。但就因为了诗出名,后来所有的配图,几乎都是姑娘的撑伞背影,石板路。后来的配图人使本来就很诗意的《雨巷》就更诗意了。在自己的意象里,那条雨巷就成了石板铺就的雨巷。

石板路是很诗意的一个意象。下雨的石板路更是。下雨,小雨,濛濛的,地面还不流水,开始有点潮湿,但不巴泥,只是和了日里的尘土,有些潮潮的感觉。不像土地,一下就浸入土里,没有了。雨下得稍大一点,地上开始流水了,就把石板冲的净净的。年代久的石板,就像河中的砾石,没了棱角,面上光光的。人踩在上面,踩在雨中,都是民国时期那种文化情调,不高亢,很浑郁,青灰色但不哀怨。凝郁着总也参不透的那段时期的底蕴。

雨,停了。地上的水不流了,石板干干净净。天冷的时候,就结了冰,但不是很滑,石板与石板的交接,总有些不平,不像土地上成一片光滑。若是天不冷,雨后,就冒出清新的恬淡的气息,像雨后山上青草散发的味道,很是沁人心脾。

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到青州的衡王府。只模糊记得,石板路很长,两边都是高墙赭壁。以前的巷子很窄,悠长的石板小巷透不进多少光照,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像在背阴里,仿佛阳光照不进历史。

石板一直铺到墙根,不长草,很洁净。没有商铺,人也很少。清晨,开门的一声吱呦,传得很远。宣告有人起来了,才打破那种寂静。

在那时,人也少,在那种境地里,倒真正有了旧时情怀。当然,那时对那些在青州府地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朱佑楎、冯溥等等只是一个个模糊的人名。那时,只是跟着大人们看看、逛逛而已,很少去想更深层的东西。

那时,节奏慢,从前的一切都慢。几百年的岁月,从青石板上慢慢地滑过去,只是砥灭了石板的粗糙,万千只脚,在古往今来里踏着。有晨梆,有夕辉,有一时的喧嚣,有永久的宁静,少有现代的文明与虚浮,只有沉重的历史和诗韵。让人感觉了古朴、亲切。

从铺就的那一时,就以与土地交合的方式延宕到现代的今天,真正的一脉相传,传下来,传下去,只是时间在推移。儿子成了父亲,再变成祖父,人没变,只是岁月走了。

岁月老了,就成了历史。石板路老了,就成了一首沧桑的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乡最后一条石板路被拆了,那天微信群里发来视频,挖土机轰隆隆地像收集落叶一样把那些石板笼在一起,然后和泥带土一并铲...
    茶家坟里白阅读 4,270评论 0 4
  • 犹记少年时,石板路随处可见 条条道道连接起稀稀落落的老房子 我们玩累了,就随便一坐 靠着黛瓦青墙,说着悄悄话 就这...
    树里鱼阅读 5,511评论 4 8
  • 清晨的石板路 那天早上,我不知道我在睡梦中呆了多久,突然,一阵刺耳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硬拉了起来。睡眼惺忪的...
    白草书香阅读 4,520评论 2 20
  • 初夏的暴雨过后,最讨厌走路。 城市里那些水泥、柏油,方砖铺就的道路,平时总是一副笔直宽广,相貌堂堂的样子,一旦积雨...
    物道阅读 4,702评论 5 12
  • 安装brew 安装java 安装python3 及相关包 安装nodejs 配置cnpm 安装appium 安装a...
    韩志超阅读 4,11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