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青年的回乡日记——最后的石板路

故乡最后一条石板路被拆了,那天微信群里发来视频,挖土机轰隆隆地像收集落叶一样把那些石板笼在一起,然后和泥带土一并铲到车上,车后是拓宽了的新鲜地基,褐色的泥土从湾口一直通往远处,在青山绿树的故乡,它像新揭开的一条伤疤,露出苍白失去血色的肌理。

湾里的人敲锣打鼓地庆祝,他们说过几个月这里便会铺上水泥,也许还会装上路灯。

被拆了的石板路


我从千里之外的杭州赶回来时,挖土机早已退场,新挖好的路基上铺满了碎石,路旁几块薄土野草疯长,暮阳的余晖照着近处的村庄,大山在远处,静穆无言。

晚饭后乡邻们坐在我家门口的晒坪上乘凉,我惋惜这条石板路消失得仓促,众人也附合说是,但更多的,还是欣喜村庄的改变。

这条石板路应该是自村子开始便存在了的吧!村子(这里称“湾”)小,只有数十户人家,却聚集了十余个姓氏。关于这里的历史,除了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一些支离破碎的故事,如今能考查的文字已是寥寥。王氏是湾里最大的家族,我在族谱上找到,先祖因躲避战乱,于宋末元兴时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涉而来,后开枝散叶,各房分散于湘南各地。湾里能有的记载自十四世祖(乾隆年间)起,距今将近300余年。

这条石板路是湾里通往外界的主道,沿着这条路往东走,过一个山坳、再翻过一个山头、顺着毘帽峰的山脉婉转而下,只须走半个时辰便可直达洲上(乡镇),从洲上坐船可通衡州府(衡阳),两日光景可抵达长沙。而这条路的西北向,是桂阳之野——重岩叠嶂的大山。大山深处鲜有人家,但蕴藏无数飞鸟走兽、珍草异石,是附近山里人赖以生存的地方。

云海之下便是山下的洲上(乡镇)


石板路并不宽,仅容两人错身而过,石板就近用山里的青石铺成,或大或小、或一整块或两两相接,统一被踩得光滑无比,路旁是两道排水的沟渠,沟渠旁便是村民的山林、土地。

春夏秋冬,日暮清晨,无数的老辈人沿着这条石板路找寻他们的生活。采草人、伐木者、狞猎人、挑脚工;还有外来的货郎、木工、篾匠、剃头师傅、赤脚医生·····

在汽车时代没来之前,这条路曾是山里人的生命。

故乡风景(摄于2016年秋)


即使在我小的时候,马路早已修到湾里,汽车也只是偶尔带来村民建房用的沙石、平时用的物资,当然也有些外面世界的憧憬,但这条石板路依旧是我们平凡生活的见证者。

赶集日、上学时、逢年过节的重要日子里,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是大山里勤劳淳朴的乡民,也是乡村里恬静安逸的生活。

故乡风景(摄于2017年3月)


每月的369或147日,是乡镇圩场的赶集日。大人们挑点自家地里种的蔬菜鲜果,或是担点山里的棕叶(可以做棕垫)草药,沿着石板路有说有笑,去山下的集市卖掉,再买点油米盐铁或布头器皿,又担着回来。路上遇到的总是熟人,或是邻村的董家媳妇,或是记了名字在他家神龛下的杨家大爷,或是同年的老庚、同宗的老表,总之都是深知家底的乡邻。客客气气地地打过招呼,聊些彼此的近况,然后又在某个路口拱手道别。

他们走过的石板路曲折悠长,不留痕迹,宛如这山中岁月。

故乡风景(摄于2016年秋)


对于孩子们来说,石板路更有一层特殊的记忆。山里的小学在几里路外的一个山坳里,辐射四面七八个湾场,待小学读完,一直到洲上的中学,都要从这条石板路出去。

每天清晨,湾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从各自家里鱼贯而出,结成一队,叽叽喳喳地往学堂走去。一路要经过两个“路司公公”,第一个有个小佛堂,第二个只是分叉路口的石头小像,有的会胡乱拜一下,有的便只顾和伙伴们追跑赶路。还会经过一棵大樟树,树下有个原生的石头,被纳凉的路人坐得温润如玉,夏天躺在上面甚是冰凉。一路还有大片的庄稼地,或种了些小麦、花生、油菜花;或就是些玉米、生姜、红薯。孩子放学饿了到地里去偷点吃的,是常有的事,也没听哪个村民骂起过。有一片棕树林,是湾里的祖坟地,葬了这家的太奶奶,那家的太爷爷,总之经过时都要慌里慌张地拜上一拜,然后撒丫子跑去。

故乡一景(摄于2017年春)


其它便是普通的山林,油茶树到了暮秋时节便开着漫山遍野的白花,丝毛草一到春天就开始疯长。因此每到新学期开学,各个湾里便会组织村民把路修茸一下。

上学时,茶树林里新翻的地还散发着泥土的味道,路旁割完的野草像是新剃好的头皮,孩子们踩在光滑的石板上,清爽而又幽凉。

到了逢年过节或是其它重要的日子里,石板路上就更是热闹。走亲访友、送老迎新、接菩萨修族谱、开大会看电影····浩浩荡荡的人群沿着悠长的石板路淌过来,陆陆续续的人群又沿着婉转的石板路流出去。清晨出去时路旁的野草还滴着露水,日暮归来时路上的石板尚留着余温。

记得少时跟着父亲去走亲戚,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往回走,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他大着舌头和人说话,转身往家走时嘴里还哼着小曲,我紧跟在他身后,低头数石板的台阶数,夕阳把他影子拖得长长,林间有风,我们相行却无声···

故乡风景(2016年夏)


有时跟母亲去外公家走亲戚,回来得晚了,母亲便会一路唤着我的乳名,叫我魂魄跟着回家。母亲的声调拖着长长的尾音,石板路在月光底下泛着白光,路边青草里的夏虫停住了叫唤,静静看着我们远去···

岁月如歌,石板路如流淌在山间里汩汩的河水,看着孩子长大,青年变老;看着斯人远去,青山依旧···

其间几次朝代更迭,它都不曾毁去,如今盛世太平,却突然终结了它的生命。

有关领导来故乡考察


昨天有人说起,为了尽快搞出旅游的特色来,湾里的有志青年想把清朝时手工凿的那个矿洞也开发出来,矿洞前原本有个旧池塘,里面装了一池矿洞里引出的泉水。清淤泥时用挖掘机铲了几斗黑泥出来,本想好好打造成一个天然泳池。但没估算好现代设备的威力,几铲子下去,池塘再也无法蓄水,已然成了一个烂泥坑了。

现代的人民总是这样,把古旧的地方都一铲子拆除建上现代化的水泥建筑,立志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来。却不知文明就如同这老旧的池塘一样,铲得狠了,动了根基,也就没办法蓄水了。

石板路如此,轰轰烈烈的其它城市建设亦是如此。

所幸,那条石板路虽拆了,但据说那些被踩了几百年的光滑石板却被装了满满两货车,不知被铺到哪个新打造的“文化古镇”,供万千游客踩踏去了。

故乡风景(摄于2016年冬)


2017年7月17日

写于故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