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皇帝李嗣源因为冀州刺史乌震三次率军运粮入幽州,二月七日,任命乌震为河北道副招讨,兼领宁国节度使,屯驻卢台军,接替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房知温,房知温回兗州。
12、
二月九日,任命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
13、
二月十五日,任命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为景州刺史,到任之后,遣使将他全族诛杀。
华杉曰:
郭从谦射杀李存勖,事见公元926年记载,这是治他的弑君之罪。儒家君臣观念,不允许反抗。所以就算是人人都想反抗,反抗成功之后,还要推一个人出来灭族,为弑君承担责任。这是新的君主既要撇清干系,也要警告后面的人不要反抗自己。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反复发生,不断强化了不能反抗,特别是直接动手的人最后会成为祭品的意识。
经济学上有一个搭便车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李嗣源,就是搭了郭从谦的便车,下车后还把郭从谦杀了。
14、
高季兴既得了三州(之前请示朝廷,要回夔州、忠州、万州),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自己派子弟去做,朝廷不许。等到夔州刺史潘炕去职,高季兴即刻派兵突入州城,杀死戍兵,自己占据。朝廷任命奉圣指挥使西方邺为刺史,高季兴不接受;又派兵袭击涪州,未能攻克。已故魏王李继岌之前派押牙韩珙等部送蜀珍货金帛四十万,浮江而下,高季兴杀韩珙等于峡口,全部夺取。朝廷诘问,回答:“高珙等舟行下三峡,前后数千里,你们想要知道他在哪里翻船淹死的,应该去问水神。”
皇帝怒,二月二十一日,下制削夺高季兴官爵,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为南面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忠武节度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率步骑兵四万讨伐。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任东南面招讨使,新夔州刺史西方邺为副使,率蜀兵下三峡,仍命会同湖南军,三面进攻。
15、
三月十一日,任命李敬周为武信留后。
16、
三月十三日,开始设置监牧,繁殖国马。
17、
当初,庄宗李存勖攻克梁朝时,是靠魏州牙兵之力;而李存勖的灭亡,也是由皇甫晖、张破败之乱引起。赵在礼调任滑州,他拒绝到任,实际上也是部下挟持。赵在礼想办法离开脱祸,暗中派心腹到朝廷请求调走,皇帝于是为此任命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赵在礼为横海节度使;任命皇子李从荣镇守邺都,命宣徽北院使范延光率军护送,并制置邺都军事。于是下令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由军校龙晊率领,戍驻卢台军以防备契丹,不给铠甲兵器,只是在长竿上悬挂旗帜以区别队伍,由此士兵们都垂头丧气的上路。中途听闻孟知祥杀李严,军心不安,谣言四起;抵达卢台军之后,正巧朝延破格擢升乌震为副招讨使,谣言更甚。
房知温怨恨乌震突然来替代自己,乌震抵达后,还未交印,兵变就爆发了。三月二十一日,乌震召房知温及诸道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审痛在东寨赌博,房知温引诱龙晊所部兵杀乌震于席上,其部众鼓噪于营外,安审通脱身逃走,夺舟渡河,率骑兵按甲不动。房知温担心兵变不能成功,也上马出门,军士们拉住他的马辔说:“公当为士卒之主,要去哪里?”房知温骗他们说:“骑兵都在河西,不去收取,只有步兵,怎能成事!”于是跃马登舟渡河,与安审通合谋攻击乱兵,乱兵于是南行。骑兵慢慢追踪其后,部伍齐整。乱兵都相顾失色,举着火炬连夜行军,在荒凉草泽中疲惫不堪,到了早上,骑兵四面合击,乱兵几乎全被杀光,余众再返回故寨,已被安审通焚毁,乱兵进退失据,于是崩溃。能藏匿于草丛沟壑中逃出一命的,不到十分之一二。范延光回到淇门,听闻卢台兵乱,征发滑州兵再入邺都,防止变兵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