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接触心学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听一个朋友说起“王阳明是个很牛的人”而后又在《明朝那些事》中又有提及才知道王阳明就是高中课本中那个唯心主义的典型,更知道他是有明一代立德、立言、立功的圣人。于是就留了心,加之那时工作,事业没有起色,内心有点彷徨而心学又感觉有点成功学的意思,于是就特别的去看了《传习录》等书。林林总总由于能力及阅历有限对于心学的理解难免有限,以下就谈谈最近学习的体会。

心学有著名的四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一直以来研究心学的人都认为这四句很重要,概况了心学的要义。讲真,本人一直没有领悟这四句的意思,而是从成功学的角度来学心学,“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听从你的内心,你的良知会指引你的行动,只要做到心中无物,心外自然无物。最近我发现很多宗教甚至心理学其实都讲的是这个道理。佛教中有“空是色,色即是空"的心经,更有佛祖的“上天下地,唯我独尊”这个“我”指的就是每个人的心。道家的思想“无为”也是一种听从自己内心,回到婴儿状态的一种状态。当然,王阳明对于佛、道都有涉猎,这些思想不足为奇。但现代心理学,现代脑科学都有关于“心流”的说法,即从事某一种工作中那种忘我的投入。随着我对心理学的学习,我越有一种感觉,阳明心学要达到的就是这种心流的感觉。听从你内心的引导去做你内心想做的事,这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在我看来,抛弃外部评价体系,而听从自我内心感觉去做事就会更有成就感,更有幸福感,也更容易成功。同样,心学中的很多思想,比如“人人都是圣人”“吾心即吾师”“做圣人不必假求于外”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听从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去体验。联想到最近看的关于巴菲特的介绍,他曾说过”人最重要的是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我想也许人类的顶级智慧都是想通的,听从自己的内心,你会感到幸福。

难怪当王阳明临终时,他的弟子们问说他有什么遗言时,他指着自己的心,“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断的致良知,不断的做到知行合一,去感受去体验“心流”定可以走向成功,幸福的生活状态的。这就是我最近的一点学习体会,心有所感,故有所发。在自我成长上,我们还需学习,还需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浩瀚中国史,先贤圣哲,帝王将相,灿若星辰,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天堂便是你的模样阅读 768评论 0 0
  • 女士杨褪下戒指,递给我,我让她闭上眼,她就低下头了。我把戒指扔了很远,它落在河里,被水声遮没。 女士杨不跟我说话,...
    againlover阅读 338评论 0 0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都在寻找不同,但却常常忘了大同。 风过的瞬间,当一首旋律想起,可曾想过...
    落水有声阅读 28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