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季从小就幻想成为一名行走江湖,伸张正义的大侠。
在他过去在茶馆里听说书人口若悬河,有声有色地描述着江湖儿郎的英勇事件。
阿季心想,行走江湖的大侠定是如同说书人所说的一样,在某日刚伸张正义之后,悠悠闲闲地骑着马来到一处小酒馆前。
在小酒馆店小二的热情似火的一声声客官里面请招待下,停了脚步绑好马匹后,手上拿着佩剑大步流星地走进小酒馆。
在店小二的介绍下,点上二两牛肉,二两酒,一笼喷香的肉包子,就着周围食客的闲聊话语之中,悠悠哉哉地一口牛肉一口酒,一口肉包子吃饱喝足,然后再就着夕阳西下的方向慢慢远去。
这场景潇洒极了,很有大侠风范。
可阿季的师兄总笑他痴心妄想,因为大侠胃口没那么大,而且做大侠都是很穷的,最后一句,大侠必须满十八岁学有所成才能下山。
于是阿季日思夜想着长大,练武更加用功。
终于在他满十八岁的前夜,阿季的师父来到阿季房间,与他细细交代下山的规矩,并给了他一些银两,叮嘱他注意安全,不可乱闯祸,最后告诉他已经长大成人了,明日便可下山。
阿季眼泪汪汪,最后磕了三个头给师父,并保证每年无论到哪里都会赶回来看师父。
师父没回应阿季,只说了句江湖险恶,万事不能看表面。
阿季不解。
但师父没有再言语,只是慢慢走回自己的院子。
隔天,阿季带着一些衣物和银两如愿以偿地下了山。
临走时,阿季没看到师父眼中的深意。
山下的小镇果然如同阿季心里设想的一样,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有着各个小摊贩们的叫卖声,有热情招呼着年轻姑娘买簪子,珠串的卖货郎声音,有高声吆喝着各色各样布匹销售的卖布人,街道支起摊子卖阳春面的摊位,客人随便坐下高声和老板要一碗阳春面的声音;还有街口如同说书人所说的大侠们行走江湖必吃的小馄饨。
阿季看得眼花缭乱,最后选择了在卖小馄饨的老夫妻摊位解决午饭。
吃饱喝足之后,阿季又开始新的路程。
这日,阿季在小茶馆歇脚喝茶时,无意间听到同样在喝茶的过路人议论着南边有个魔王的事件。
“要说这世道可真有些不太平啊……”
“嘿……这话从何说起。”
“你听说了吗?在南边有个魔王,”
“嗨,魔王不是传说吗?”
“可不是嘛,早几年是传说,现在可不一定了。”
“怎么着?你说来听听。”
“那魔王最近专抢过路人财产,尤其是有钱人。”
“嘿,那得多造孽啊。”
“可不是嘛,你说他是不是吃饱了撑着。”
“你说得对。”
“要我说,何兄,你也可以去南边试试,说不定你就能把魔王剿灭了,救人苦难中。”
“嘿,我可去你的吧。”
……
两个路人喝完茶也继续上路了,骑着马向着北边方向而去。
而小茶馆的阿季则看着南边方向若有所思,最后似是做了什么决定,放下喝茶钱便牵着马向南边走去。
越往南边越走越人烟稀少,阿季来到了一处僻静的羊肠小道。
正当他疑惑没见到魔王之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人的声音来。
“前面小子,身上值钱东西留下来,饶你不死。”来人戴着獠牙面具。
“要是我不呢,”阿季回答。
“那就受死。”
接着两人大干起来,阿季终究是个刚下山的人,一个不注意被魔王活捉。
然后直接被带上山。
在山上的几日里,阿季发现寨子里的人们特别听魔王的话,阿季不解。
之后的日子里,阿季慢慢观察发现魔王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般坏。
他劫财是为了寨子的人们。
寨子的人们也是孤儿寡母。
再后来魔王把阿季带下山放了。
后来,阿季死了。
江湖上传言阿季是被魔王杀死的。
阿季葬礼那天,魔王亲自过来。
人们提防着他,人群中有人愤然而起,大声说,他死了,你还要过来捣乱。
魔王仰头呵呵大笑,也不回答人群的问话。
魔王看着棺木前的鲜花,默默从怀中掏出一壶子酒,慢慢倒在地上,轻声说,他们都不懂,只有我懂,你最爱的是酒,而不是鲜花。
在魔王的回忆里,阿季下山那天,魔王亲自去送了他。
阿季与魔王说道,我知道你最近准备去劫一名贪官,这个寨子的老弱幼小需要你,这个事,我去就行。
没等魔王回话,阿季头也不回地走了。
没等几天,魔王便听到阿季死了的消息。
阿季最终如同他幼时的心愿一样,终于实现了伸张正义,但也因此付出生命。